新生兒人數創9年新低/醫界呼籲強化友善職場 讓年輕人敢生
受少子化影響,醫院元旦寶寶逐年減少。 (資料照,記者蔡淑媛翻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去年出生人數跌破十八萬,創下近九年新低,醫界呼籲政府持續強化友善育兒的職場環境,以免年輕人遲遲不生,等到高齡生產又面臨不孕問題;民團則認為,政府祭出一系列補助政策確實減輕育兒負擔,但家長對於托嬰機構或保母照顧的品質仍感憂心,應加強把關。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的家庭與生育調查發現,已婚者尚無子女或僅一名子女者,自述不希望生或多生的主因為「經濟負擔太重」,其次是「缺乏照顧孩子的時間或幫手」與「擔心孩子教養或未來發展問題」。
民團建議托育照顧品質加強把關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表示,民眾可能考量對孩子期望高,投資也相對高,以及懷孕恐遭歧視等因素,降低生子意願,或是將生育年齡延後,但等到三十七、三十八歲較有能力時,卻恐因高齡而面臨不孕問題,建議政府應強化營造友善育兒職場環境,改變國人不敢生的心態。
孩子甫出生九個多月的婦女新知基金會政策部主任覃玉蓉則提到,政府補助政策確實有助於減輕育兒負擔,但托嬰機構或保母頻傳虐兒事件,讓家長對於照顧品質仍感不放心,要加強把關。
育兒補助措施 滿意度高達9成
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署長簡慧娟指出,從二○一八年八月起,針對未滿兩歲兒童家庭祭出擴大育兒津貼、托育公共及準公共化育兒補助等相關措施以來,上路滿一年時的民眾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高達九成肯定,家外送托率也從政策推動前約一成增加到超過一成二。
簡慧娟強調,政府因應少子女化的對策是跨部會多方策略,在衛福部的業務部分,會視民眾需求持續通盤檢討與修正,像新增兩到三歲托育補助無縫接軌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