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患者 也能安全有效運動
文/陳亮伃
心臟衰竭是一個全球皆面臨的醫療挑戰,由於疾病的複雜性及多重共病,將造成患者運動耐受度下降,以及反覆性住院,最終將造成生活品質下降,及增加死亡率。
走路、騎鐵馬、跳舞都很好
除了遵從醫囑正確服用藥物及飲食控制外,最新的心臟衰竭臨床指引也提出,以有氧運動為主的復健運動,將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及降低再住院率。
運動可為心臟衰竭患者帶來許多益處,除了針對心臟可以改善心臟血液灌流量、心肌收縮力外,也能有效改善四肢肌肉的肌力不足及增加周邊血液循環。
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心臟衰竭患者的運動耐受度下降、喘,或是疲勞的症狀,有很大原因是來自於肌肉的消瘦或是病變,因此運動除了直接改善心臟因素之外,也間接增加肌肉量及周邊血管功能。
◎一般人可能覺得心臟衰竭患者只要稍微一動就會氣喘如牛,這樣的狀態下,怎麼可能做運動?不會更喘嗎?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關鍵原則,心臟衰竭患者一樣可以安全又有效的運動:
●運動型式:以有氧運動為主,採用大肌肉群的活動即可,走路、騎腳踏車及跳舞都是很好的選擇。
●運動強度:以自主用力費力的程度判定,在運動時,以有點喘,但可以講話的費力程度即可,太劇烈的運動可能會造成心臟血管的負擔。
每天運動30分鐘 每週5-7天
●運動時間:可以用累積性的方式加總,剛開始以每次5分鐘的運動時間為一個單位,一天內從事多回,累積至一天30分鐘,直至一天可以連續運動30分鐘。
●運動頻率:目標為每週運動5-7天。
除了以上運動原則外,在正式運動前,應做暖身,結束後再執行伸展操,由於心臟衰竭的病情變異性大,可在運動前先詢問您的醫師有無特別需要注意事項,如此一來才能安全又安心的運動。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