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傷農 農委會設「韌性」小組擬對策
美聯社資料照。
記者簡惠茹/專題報導
氣候變遷衝擊環境,農作糧食生產也大亂,二○一六年霸王級寒流造成嚴重農業災害,災損史上最高達三八三億元。今年年初則遇上暖冬旱災,造成荔枝、龍眼產量大減七成,荔枝龍眼蜂蜜產量更只剩下一成,台灣農業面臨挑戰越來越嚴峻。農委會明年將組成「韌性農業」研究小組,針對極端氣候加強技術開發和研擬對策。
2016年寒流加強颱 農損創新高
農委會統計,過去十五年來平均每年災損約一二三億元,歷年較大的農損災害出現在二○○五年的二一一億元、二○○九年二九一億元以及二○一六年的三八三億元,氣候變遷影響下,災損越來越嚴重。
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說明,二○一六年霸王級寒流來襲,加上強烈颱風侵襲,農損相當嚴重。而今年一到二月受到旱災影響,荔枝開花率不到兩成,加上受荔枝椿象危害,總產量大約落在二萬二七四六公噸,較上年大減七十一%。
年初旱災 荔枝、龍眼減產7成
同樣受到年初旱災影響,龍眼今年總產量約兩萬五百多公噸,較去年減產七十三%。過去龍眼平均產量約七萬七千多公噸,去年也有七萬一千多公噸。
由於荔枝和龍眼開花率不佳,荔枝蜜及龍眼蜜產量只剩往年一成,對養蜂產業帶來極大衝擊,農委會特別提供補助砂糖餵養蜜蜂,並取消蜂箱救助上限、增列蜂群救助項目。
農委會企劃處副處長周妙芳指出,為降低農產損害,農委會在硬體方面導入智慧科技,研發抗逆境的作物品種,讓作物更適合種植在溫度較高的環境;另外協助農民調整耕作制度、經營模式,例如溫帶水果更往北種植,選擇不同作物種植,適地適種。
開辦16項農業保險 減少損失
為因應極端氣候造成農民收入恐因天災減少,農委會從二○一五年迄今已陸續開辦十六種農業保險保單,透過保險讓產量減損時農民可獲理賠,減少收益損失。
明年起農試所也將成立韌性農業研究小組,針對溫度上升攝氏一.五度、農業用水少十%、更多強降雨或乾旱天災的環境這三個面向,召集各界能量,聚焦研擬因應技術和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