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提新身分證5大問題 請監委調查
針對內政部近來推動換發數位身分證所引發的一連串爭議,台灣人權促進會宣布將向監察委員陳情,要求調查行政機關推動數位身分證是否有程序瑕疵。 (記者羅沛德攝)
〔記者黃欣柏/台北報導〕內政部規劃明年十月起換發新一代數位身分證,台灣人權促進會等民間團體昨召開記者會質疑,新身分證在規劃、招標等程序及個資保護上都有問題,將請求監察委員調查有無行政疏失。
細部規劃未出爐就招標印製
台權會專案經理何明諠昨指出,內政部三月招標的「新一代國民身分證換發規劃案」共有五大問題,其一是細部規劃未出爐就招標三十三億元印製案;其二是九位評審委員中有六位外部專家是退休公務員,公正性令人質疑;其三是尚未公開規劃成果就把案子送行政院會核定;其四是無視個資法律規範模糊、欠缺專責主管機關;其五是內政部前年委請政治大學團隊舉行公民審議的會議紀錄竟在近日遭移除。
個資法規模糊 欠缺專責機關
台權會表示,將請監委介入調查行政機關在推動數位身分證時是否有程序瑕疵,也呼籲內政部立即公開數位身分證的細部規劃報告。
中研院副研究員莊庭瑞指出,現行「戶籍法」並未明定身分證及身分證字號的使用範圍,如果新版身分證能串接各種資訊,資安令人憂心。他強調,台灣需要更明文的法律規範及獨立專責個資保護機關,以確保台灣不會走向如同中國的「實名制」監控體制。
內政部回應,新版數位身分證從二○一三年就開始討論、研究及蒐集意見,並非倉促上路。未來新身分證僅單純作為身分識別「鑰匙」,民眾可自由選擇是否連接其他功能,不會強制使用,卡面資訊比現有紙本身分證更少,更能保護民眾隱私及資訊自主權。
在法規部分,官員指出,內政部曾去函國發會、經濟部、行政院資安處等主管機關,但各方均認為無需另訂專法,以免疊床架屋。且目前發包的僅是製卡部分,考量安全性、承製經驗等因素後,決定採限制性招標委託給中央印製廠,系統面的標案會等細部規劃完成後再招標。
至於公民審議會議紀錄被移除,內政部解釋,相關意見均有納入規劃考量,但因時空變遷,實際規劃內容有些調整,為避免民眾混淆,才會於去年關閉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