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聚寶盆》負壓治療+新敷料 長輩臥病沒褥瘡

2019/04/07 06:00

▲長期臥床、坐輪椅者要小心防範褥瘡的發生;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PIXTA)

文/林唯農、廖惠貞、江怡蓁

▲選擇先進敷料能吸取傷口滲液,協助清創。(照片提供/林唯農、廖惠貞、江怡蓁)

高齡化社會下,家有長者的家庭愈來愈多,老人家皮膚薄、血液循環差,若在家長期處於同一姿勢臥床、坐輪椅,恐導致俗稱「壓瘡」、「褥瘡」的「壓力性損傷」,未妥善處理更會導致傷口擴大,應透過正確的照護,以及負壓治療、先進敷料等新型輔助治療方式,才能事半功倍。

▲負壓傷口治療是使用負壓輔助癒合儀,在傷口上裝設泡棉管線與機器吸取滲液。(照片提供/林唯農、廖惠貞、江怡蓁)

不論年齡層,長時間臥床沒有翻身,都會造成血液循環不良,老人家因中風、癱瘓、失智或退化,對痛覺不敏感或不好翻身,皮薄關節骨凸處受壓迫久了,血液循環不良便會產生傷口,加上長者營養不良,傷口不易癒合,愈趨擴大形成褥瘡,增添後續照顧不易。

家有長者的家庭需留意,臥床長者必須每兩小時翻身一次,在翻身時盡量以搬運取代挪移,抬起、放下身軀,減少皮膚與被單間的摩擦。使用軟式床墊或氣墊床取代硬式床墊,也能減少骨凸處壓迫。在骨凸處與床鋪的空隙,可以置放圈型枕墊緩衝,若無枕墊,則可使用一次性手套灌水成水球置放。

新型輔助治療方式 事半功倍

以往傷口照護普遍使用藥膏和生理食鹽水沾紗布濕敷,數小時就會濕潤須更換,較為耗時且須無菌操作,但隨治療方式改變,對於不善照護的看謢或年邁病人,更建議使用先進敷料和負壓傷口治療。

◎先進敷料:如泡棉材質敷料、凝膠和人工皮,含藻膠或親水性纖維成分具保濕功能,能吸取傷口滲液、協助清創,幫助組織新生,對於照顧者來說方便省時,也能減少病人換藥疼痛,視情況密集時一天更換一次,後續2至3天甚至一週更換一次即可。

◎負壓傷口治療:使用負壓輔助癒合儀,在傷口上裝設泡棉管線與機器吸取滲液,初期會有較明顯的不適感,但傷口癒合速度比起傳統敷料更快速,配合飲食營養均衡,原本需半年以上才能癒合的大傷口,可縮短至3至4個月痊癒。

(作者分別為羅東博愛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傷口護理師)

◎健康小叮嚀:傷口的「冰山一角」~褥瘡

臨床上常有病人及家屬詢問:「怎麼皮膚才剛轉黑青色,沒幾天肌肉就受損潰爛?」

其實,褥瘡的形成,在醫學界中有一個別稱為「冰山一角」(iceberg),因內層肌肉能承受缺氧狀態的時間短,約2小時,外層皮膚能承受的時間相對長,約6小時,因此若皮膚已經缺血、變色時,往往下層的肌肉已經受損嚴重,概念如同海面上冰山只呈現本體的一小部分,因而得名。

(林唯農、廖惠貞、江怡蓁)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