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自主法上路 罕病病友盼納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昨上午舉辦「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體驗活動,宣導善終權的重要。(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記者周彥妤、林惠琴/台北報導〕亞洲第一部保障病人善終自主權專法「病人自主權利法」昨上路,民眾可在健康時透過諮詢,事先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為日後在特定情況下,有權選擇可終止、撤除或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等維持生命治療,或鼻胃管灌食等,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
根據「病主法」,年滿廿歲且為完全行為能力人,可至全台七十七家提供該服務的醫療院所,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簽「預立醫療決定」並註記於健保卡。
每小時諮商收費上限3500元
外界認為諮商費不低,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昨在「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體驗活動回應,一小時費用上限三五○○元,個案通常需花卅至九十分鐘,不少醫院基於公益、自行吸收成本,未來也將免費補助中低收入戶、居家失能及癌症病患,待觀念普及,諮商時間減少,費用也許能再降低。
台北市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表示,聯醫三年前參與臨床試辦計畫,有三八九位民眾響應,七大院區已為預立醫療諮商準備服務,盼讓民眾在醫療過程有知情、選擇及決定權利,並勇於捍衛自身善終權;至於諮商費用,聯醫已降至二二五○元。
昨在現場進行諮商的陳小姐說,若變成植物人,不希望拖累家人,但死亡話題在家中是禁忌,透過預立醫囑的諮商,終能向家人吐露心願並討論,非常感激。
年近六旬的張女士則說,社會上大多數人會迴避、不主動談論死亡的事,但生命無常,與其無視不如儘早自行決定,諮商程序可讓家人正視此議題,是件好事。
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楊玉欣則呼籲,目前病主法適用包含末期病人、不可逆轉昏迷狀況、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最後一項是其他經公告疾病,就有不少罕病病友希望納入,政府應儘速公告。
簽卡後能否後悔?若失智家人可醫治卻無法確定?民眾對預立醫囑仍有諸多疑問。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長林怡吟指出,前年七家醫院試辦就接獲計二百四十件簽署,當時發現與家屬溝通最不容易,去年擴至六十五家醫院試辦,因強化人員訓練、宣傳,類似問題明顯減少,政府對新制應加強宣導溝通。
預立醫療決定相關條件與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