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助失效 學者:未對症下藥
同樣的預算,台灣旅客更願意選擇出國,國內若沒有新的旅遊元素,就顯得沒有吸引力。(本報資料照)
〔記者蕭玗欣/台北報導〕國人在國內旅遊的市場持續萎縮,交通部觀光局拋出的補助措施失效,學者和業者都指觀光局未對症下藥,應協助業者開發具在地特色、區隔性的旅遊產品,而不是一味地撒錢。
高雄餐旅大學副校長劉喜臨表示,旅遊講究求新求變,同樣的預算,台灣旅客更願意選擇出國,是因為出國可以體驗不同的文化。相較之下,國內若沒有新的旅遊元素,就顯得沒有吸引力,這也是為什麼台灣人最不愛去的墾丁,卻是國際觀光客最愛的景點。
劉喜臨說,走馬看花的賞景活動已經失去市場,「體驗式經濟」才能吸引消費者買單,例如西拉雅風景區管理處推出「達人咖啡豆巡禮」,行程上看幾萬元,旅客還是趨之若鶩。國內旅遊尤其中南部,若想吸納國內旅客就需要端出更多差異化行程。
燦星旅遊國內部總監吳建興也直指,旅遊沒有萬年商品,即便是近年最受歡迎的澎湖花火節、台東熱氣球嘉年華,消費者也會玩膩,加上廉價航空、訂房平台興起,旅客有同樣的預算當然會選擇出國體驗不同文化。
吳建興舉例,即便是星巴克,在每個城市販賣的馬克杯也有不同特色,國內旅遊更是如此,例如墾丁近來開發生態旅遊行程,顛覆一般人覺得只能到墾丁大街、海邊玩的印象。
他認為,補助不是萬靈丹,政府應好好利用資源輔導業者開發特色行程,教業者釣魚,比直接給魚吃更重要。況且近年來觀光局多項補助總是先放出風聲,但其實細節內容都還沒有,讓業者很難操作。
劉喜臨認為,觀光局祭出補助時應該多聽聽業者意見、了解實際需求,南灣補助失效有很大原因是因為申請和核銷流程太過複雜,導致業者申請意願降低,既然政府要補助,就應該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