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生中心參與跨國研究 揪蛙壺菌擴散禍首
集集特生中心參與青蛙真菌「蛙壺菌」研究,登上《科學》期刊封面。(特生中心提供)
〔記者吳欣恬、劉濱銓/綜合報導〕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中心(特生中心),參與國際青蛙真菌「蛙壺菌」研究,找到感染蛙類皮膚進而導致心臟衰竭的「蛙壺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Bd)」的來源與擴散時間點。此研究成果5月份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上,並獲選為封面。
200種兩棲類滅絕、瀕絕
自1970年開始,全球出現一種感染蛙類皮膚、導致蛙類心臟衰竭的真菌「蛙壺菌」,造成全球超過200種兩棲類滅絕或瀕絕,直到1998年,學界找到罪魁禍首是簡稱為Bd的真菌病原體「蛙壺菌 」。
38單位建全球基因庫
倫敦帝國學院傳染病流行病學系的博士Simon O’Hanlon與Matthew Fisher,號召全球32國、38個研究單位的科學家共同進行蛙壺菌起源研究,耗時10年建立全球蛙壺菌基因庫(Bd Library) 。
全球交易釀禍 登《科學》封面
特生中心2010年起參與跨國研究,近期證實「蛙壺菌」起源於20世紀的亞洲地區,擴散時間點與兩棲類的全球交易(如寵物買賣、醫用、食用目的等)擴展期吻合。
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林春富表示,青蛙具食蟲特性,全球蛙類因「蛙壺菌」大量消失,恐致蟲類爆量,影響人類作物收成,蛙類是脊椎動物,皮膚有抑菌功能,在基礎解剖與醫學上都有重要價值,若青蛙大量消失,將導致生態失衡。
此次台灣角色重要,係因「蛙壺菌」起源於亞洲,且台灣的青蛙也有帶原「蛙壺菌」,從各單位典藏的兩棲類標本回溯檢測,發現蛙壺菌存在台灣已近30年,因而提供重要樣本資料。
亞洲青蛙雖有帶原,但未爆發「蛙壺菌症」大量死亡現象,推測是體內已有抗體,或「菌相平衡」才不至於發病死亡,未來盼能據此進一步研究,找出解決「蛙壺菌」感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