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塑膠瓶蓋殼!三仙台寄居蟹想要有個家
這隻短腕陸寄居蟹無殼可背,改背瓶蓋塑膠殼,令人痛心。(邱郁文提供)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成大教授邱郁文上週前往台東三仙台調查寄居蟹,發現在步道記錄到十四隻短腕陸寄居蟹,背的幾乎都是塑膠殼,少數有殼可背的個體,殼也是殘破不堪的破殼,或者是無法蔽體的小殼。他痛心地說:「如果,這不是上天開的玩笑,就絕對是警告人類的活地獄。」
短腕陸寄居蟹的頭胸甲可寬達四.五公分,是台灣第二大寄居蟹。邱郁文表示,由於可食用的螺貝類送到餐廳後,吃完的殼並不會回到海岸,造成寄居蟹殼源不足。但塑膠蓋光滑的內側,導致寄居蟹無法以腹肢穩定地勾住,塑膠蓋和破損的殼,無法讓牠們的大螯,如天然螺殼一般可以有效形成密閉的防守位置,因此除了無法有效禦敵外,更無法防止身體水分蒸發,更遑論母蟹在繁殖期可以順利抱卵釋幼。
他建議,短期治標,可在三仙台的入口設置募集來的貝殼,再鼓勵遊客送到現場。而治本得做好棲地環境及水質的維護,以及漁業資源管理的永續經營,這得長時期投入才能達成。而目前最迫切的事,就是得先幫牠們找個殼。
成大水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邱郁文是貝類專家,他指出,很多海岸的寄居蟹也都有類似問題,以台南的寄居蟹為例,因靠近農地、防風林,有非洲蝸牛的殼可以代替,但蝸牛殼薄又脆弱,並不理想。另約四、五年前,他在屏東海生館任職時,也發現後灣的寄居蟹無殼可背,當時還發起「捐螺貝給寄居蟹」活動,幸運獲響應,解決無殼寄居蟹的問題。
這隻短腕陸寄居蟹雖有殼可背,卻無法蔽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