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瀕危族語 原民會首推師徒制
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原民會提供)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原民會所做「原住民族語言使用狀況及能力」調查,我國原住民族十六族語中,計有卑南語、賽夏語、撒奇萊雅語、噶瑪蘭語、邵語、拉阿魯哇語、卡那卡那富語等七族語屬瀕危語言。原民會推出國內首創「師徒制」族語學習法,師傅每月可領三萬五千元、徒弟三萬元,希望更有效推動原民族語承傳。
師傅月薪3.5萬、徒弟3萬
原民會昨日頒布「原住民族瀕危語言復振計畫」。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表示,如果放任七族族語瀕危,這些族的語言可能就消失了,因此參考美國和英國在母語嚴重流失地區所實施學習方式,推出「師徒制」族語學習法,預訂六月實施。
其中由原民會聘請取得七族的族語能力高級認證者為優先,或經部落薦舉族語能力達高級以上能力者,作為「傳承師傅」,「學習徒弟」則以年齡十八至五十五歲、具備中級族語能力者為主。
師徒雙方採一對一或一對二方式進行每日八小時、每週五天、每月一百六十小時的長時間沉浸式族語學習。
原民會每月給予「傳承師傅」三萬五千元,「學習徒弟」三萬元薪資,希望儘快培育出一批能流利說族語者,承擔族語傳承責任。
原民會表示,該計畫為期三年,第一年年底對徒弟進行檢測,通過可續約,未通過無法再錄用。第二年再檢測,通過者可取得結業證書,再換新徒弟跟著師傅學習。取得證書的徒弟,不但可以變師傅,也可擔任族語學習班的老師、學校族語老師或是各鄉鎮族語推廣員,出路廣泛。
夷將指出,瀕危族語的族群,人口少則僅數百,當中能講流利母語者少之又少,希望透過師徒制,以搶救的方式,增加更多族人能流利說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