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觀」光復新村 青年文創據點
紅磚屋瓦的光復新村老舊眷舍,在摘星青年進駐後有了新生命。(記者陳建志攝)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台中霧峰光復新村在民間單位投入搶救下,成為台中市第一個登錄為「文化景觀」保存的地方,民國104年底更成為台中三大摘星基地之一,共有70名摘星青年進駐創業,開設桌遊、手作衣服、麵包店等各具特色的文創商店,每逢假日吸引眾多民眾走訪,成為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成功的案例。
70人進駐 文資活化成功
霧峰光復新村面積廣達9.6公頃,民國44年政府因防空和戰略考量,將台灣省政府從台北遷到南投,民國45年在霧峰鄉坑口村興建光復新村,當年以英國規劃師霍華德的「花園城市」精神,在此設置自來水、污水下水道系統、交通系統等,是台灣最早有系統規劃的市鎮。中市政府在101年9月登錄為台中市第一個「文化景觀」。
老眷舍修復 恢復往日榮景
台中市文化局文化資產處長李智富表示,老舊眷舍修復後,第1、2期修復完成的39戶眷舍,104年底提摘星青年創業,第3期剛修復完成的13戶,將交給社會局規劃為iNGO中心。
投入搶救光復新村的台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秘書長吳東明,肯定摘星青年進駐,讓光復新村恢復往日活絡景象。
勞工局就業安全科劉彩虹科長表示,摘星計畫提供想創業的年輕人,有地方可以摸索經營、行銷方式,每月僅3、4千元租金,第1期有70名摘星青年進駐,去年底契約到期後,有41人選擇再續留2年,去年推動摘星計畫第2期招募新血。
行銷友善環境耕作食材的「許愿」,向小農訂購有機食材,製作健康米食及米吐司等;「淘氣小農」年輕的老闆娘堅持以自然農法種植茶葉,店裡除販售紅茶、烏龍茶飲,還有自製的茶葉禮盒。
棄醫從農的江啟峰,打造「魚菜共生」農場,將魚的排泄物,透過培菌室轉化成蔬菜所需的氮肥,提供民眾最新鮮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