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聚寶盆》老年糖尿病 高血糖恐加速退化
文/劉鳳炫
「認知功能障礙」是一種隨著老化,智力逐漸退化的過程,糖尿病患因為長期高血糖的刺激,在老年糖尿病族群更是比一般人常見此一功能障礙。
「糖化血紅素」是反映最近3個月血糖控制好壞的一種檢查,長久以來,其數值要在7以下。但是老年糖尿病患反而更要注意其發生低血糖的風險性,因為這會造成立即性的危害,像是昏迷、暈倒等,同時也會增加心血管併發症、腦病變退化的機會。
控制血糖 避免認知功能障礙
另外要注意的是,高血糖跟低血糖相差過大(也就是血糖的波動性),因此自我血糖監測很重要,不只要測飯前血糖值,更要注意飯後血糖的高度。
目前了解血糖的波動差異太大,會在腦細胞內升高「氧化壓力」並製造過度糖化最終產物(AGEs),此舉也增加腦部的胰島素抗性,進而讓高度磷酸化的Tau蛋白質及貝它類澱粉蛋白質的沉澱,這跟阿茲海默症的形成就很有關係。
同時長期處在高血糖對血管內皮細胞的傷害,會引起大、小血管併發症,進一步發生動脈硬化及阻塞,這也是增加血管性失智症的風險。
如何在門診或居家當中察覺老年糖尿病患變化?或許可從與其對談中發現,是否記憶力退化(例如常常忘了吃藥、忘了打針、反覆重複的問話等);是否解決問題的能力改變(例如忘記原本對低血糖的判斷力與忘記該要採取的對策);或是對新改變的事務很難接受以及排斥學習新的技術;心智的彈性不像過去柔軟(像是比以前頑固、或是比以前更難溝通等)。
◎如何在老年糖尿病患處在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時,予以協助?可從下列幾點著手:
●當他無法執行日常自我照顧技能時,就要考慮認知功能障礙的可能。
●選擇讓他可以減少發生低血糖風險的降血糖藥物。
●避免使用糖化血紅素當單一測量血糖控制達標與否的工具,手指針測血糖儀能提供更準確反映現狀程度的飯前與飯後血糖。
●簡化用藥可以改善低血糖的風險,更可改善生活品質。
●家人與照顧者的體諒與協助,是他最大的支持。
讓我們共同為銀髮族的健康把關!
(作者為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