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終結站》雞蛋殼治脊髓空洞症? 無稽之談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
「脊髓空洞症」是一種罕見疾病,患者會出現頭痛、肢體無力、大小便失禁等症狀。患者因擔心開刀出現後遺症,會想要尋求非手術方法,網路也流傳了「只要每天早晚服用磨碎的蛋殼粉末,半年就能痊癒」的說法;但醫師表示,此偏方是無稽之談,完全不足採信,建議有類似症狀的患者務必就醫檢查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醫師:儘速就醫 勿信偏方
亞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志隆表示,「脊髓空洞症」為脊髓內積水壓迫神經,致病的原因包括:先天後顱窩狹窄和後天因外傷、腫瘤影響脊髓液正常循環運作。罹患機率約10萬分之4,是一種不常見的症狀,患者會出現感覺異常、大小便失禁、頭痛、脖子痛,甚至有肢體無力等症狀,且病症會逐漸加重。
近來網路流傳,「脊髓空洞症患者可以將紅皮雞蛋殼洗淨後晾乾,再磨成粉末吃…」,並強調「蛋殼一定要晾乾不能烘乾」,文中更有人為此種偏方背書。
林志隆表示,這種說法毫無根據,實在太離譜,可說是無稽之談,強調脊髓空洞症可透過神經外科醫師開刀治療,而傳統的手術方法是在脊椎積水處插入一小截管子,讓水從管子流出去;新的「空洞─第四腦室」引流手術,藉由在第四腦室和脊椎連接的部份插入引流管,讓整條脊椎的積水從引流管流出去,病人術後不但能儘速回歸正常生活,也不易有後遺症。
林志隆建議民眾,若發現長期頭痛、手腳麻木、無法久站等狀況,應該儘速就醫檢查,不要等到病情加劇才就醫,即使接受手術,也效果不佳。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