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台灣》勇奪金馬+大賣2.2億後...2部曲跨越國際 緊扣台灣
《看見台灣》2013年上映後獲得不少好評,拿下第5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資料照)
〔記者許世穎/台北報導〕導演齊柏林二○一三年以紀錄片《看見台灣》拿下第五十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全台票房大賣二.二億元,創下台灣影史紀錄片最賣座成績。籌拍中的《看見台灣II》雖然跨越國際,但會緊扣台灣,探討台灣的「前世今生」。
他八日接受本報專訪表示,《看見台灣》帶給他人生太多意外,「我兩年內帶著電影去了三十多個國家,除了和國外交流,也看到世界有很多值得借鏡的地方。」
當時,他開心地對記者說:「你知道毛利人的祖先也源自台灣嗎?」他透露,《看見台灣II》的視野將觸及台灣、日本、紐西蘭、中國、馬來西亞等國,還將潛入海底拍攝,「我們享有同一片天空、同一個洋流,就像一個地球村,環境問題是不分國界的」。
二○一三年《看見台灣》以高空視角,帶領觀眾看見台灣的美麗與哀愁,吳念真配音搭配林慶台的歌聲,透過真實的震撼與感動,凝聚民眾對環境保護的期待,更促使政府成立國土保育小組,一一走訪勘查片中所揭露的十六項環境問題。
他多次針對台灣環境污染問題表態,抨擊不肖業者,讓他成為知名的「環保導演」。
但齊柏林接受專訪時強調,自己拍片的動機,不是想批判台灣的環保議題,「我覺得還是溫和的力量最大。很開心電影有讓政府及國人對環保意識提升,政府真的有變關心,而且也多了很多環保教育課程」。
資金僅到位1/3 曾想台灣當女主角申請輔導金
不過《看見台灣II》的成本從第一集的九千萬提升到一億,齊柏林透露,資金僅到位三分之一,原先希望找十個產業各資助一千萬台幣,但企業主考量的比較多,「他們都很保守,只能持續溝通」。
齊柏林也想以「台灣」當作女主角,用「劇情長片」申請輔導金。齊柏林說,因為該片比較不屬於商業發行,外資經常會考量「投資回收」的問題,所以目前資金都來自台灣。
《看見台灣II》宣傳短片。(取自台灣阿布電影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