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署推惜食運動 籲宴會減2道菜
環保署長李應元。(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楊綿傑、黃以敬、鄭瑋奇/台北報導〕台灣每年廚餘多達二百萬噸,食物浪費嚴重,一度因被請吃魚翅而引發爭議的環保署長李應元,重新面對台灣飲食文化,宣布將推動「惜食文化運動」,向台灣「吃到飽」、大魚大肉的「豪華桌宴」文化挑戰,呼籲民眾用餐能依食量惜食減量,桌宴則希望從平均十道菜減為八道菜,還要鼓勵剩食「打包」,讓台灣飲食以質取代量,以精緻化維持餐飲經濟產值,但也要讓百萬噸廚餘逐步走向「零廢棄」。
李應元︰吃到飽浪費食物 廚餘製造垃圾
台灣「吃到飽」、團菜餐廳越來越多,環保署估計,客人拿的食物常有二至三成沒吃完而變廚餘,全國餐廳一天約有四萬桶(兩百公斤裝)的剩食廚餘,堆積約等於近七十座一○一大樓高度,另有餐廳、量販店等未用食材一年丟掉約三萬六千多公噸,幾乎是可讓全國弱勢學童免費吃一年營養午餐的食物量。
垃圾處理是台灣重大難題,而廚餘就佔總垃圾量兩成,不僅造成環境污染,被當垃圾焚燒處理,廚餘潮濕也常造成焚化爐機器耗損。
李應元接受本報專訪指出,要杜絕飲食浪費造成廚餘,須從餐桌文化改變起,惜食是最重要概念。古早視飲食是種「狩獵文化」,有食物就要趕快吃到飽,但現今人人可吃飽,反而是吃到飽卻還造成一堆剩食浪費的飲食觀念應改變,動輒十二道至十道菜的桌菜文化也應改變,呼籲可減到八道菜。
精緻化取代大鍋炒 還可提升價格
李應元解釋,這是建議菜色更精緻化,提升質去取代大鍋炒的量,有些國家國宴就只有四、五道菜。減省食材,可捐給老人院或社區團體作共餐資源,或者餐食精緻化則價格可高一點,餐廳收入不影響,但品質可提升。
李應元表示,將結合全國飯店餐廳、餐飲商會、學校、主婦環團等共同推動惜食。一要宣導知識,吃太多恐反造成身體負擔,食材浪費丟棄則會造成污染;二要改變態度,鼓勵餐飲學校發展菜色減少耗材,就業可有更好發揮;三要影響行為,對餐廳透過商會勸導,餐飲更求精緻優質,還會與主婦聯盟等結合,協助家庭烹煮更惜食。
業者︰配合減少廚餘 善盡社會責任
晶華酒店昨表示,會全力配合政府減廚餘政策,這原本就是企業社會責任;以吃到飽的柏麗廳來說,每年廚餘量就約廿六噸,為減廚餘,酒店有「大廚房」編制,食物準備就需完善運用,例如一條魚的魚頭、魚身、魚骨,可給不同餐廳做魚排、生魚片、熬湯等。
台北老爺酒店也支持廚餘減量,自助式Le Cafe就有計畫性廚餘減量,例如菜色尺寸盡量一口可吃完,減少食客不愛就丟的機率;另外,系統性掌握客人偏好菜色,對食材準備及減少廚餘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