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多、專利少 學校人才與外界多接軌
瑞士日內瓦發明展台灣代表團合影。 (台灣發明協會提供)
〔記者楊綿傑、林曉雲/台北報導〕台灣征戰大小發明展成績所向披靡,但能靠專利帶來商業效益的卻有限。台北科技大學電機系助理教授蔡彥欣指出,台灣大部分的研發在學校,後續卻沒有發展經驗、也沒有資金,就此埋沒。經常參與各大發明展的大江生醫行銷企劃部經理陳彥任認為,參加發明展的作品,不少只是改良產品,獨創性較不足。
大小發明展幾乎無役不與的蔡彥欣坦言,以他看過這麼多發明團隊,真正最後發展成有價值的專利比例非常低。發明一開始是創意跟構思,也許會做出第一階段的產品,後續如果有潛力、市場,才有繼續改良發展的機會。但是一般學校的育成中心沒有輔導經驗,沒有資金可以支持,所以許多的發明都只停留在發明展得獎就失去下文。他建議學校讓人才多跟外界接觸,未來在經驗傳承與接軌上,才會有更多可能。
陳彥任指出,企業賺錢途徑分成專利及營業秘密兩種,專利越多表示技術越公開,工業技術也會越發展,但不代表獲利會更高,因為面臨更多挑戰。至於營業秘密,以可口可樂來看,沒有人知道其配方,反而讓公司賺錢賺不完。
陳彥任進一步解釋,台灣的專利法中,其中兩種是「發明」及「新型」。發明須具獨創性、新穎性,會歷經很嚴格的審查;新型則是只要註冊就有。台灣目前兩者都少,因為參加發明展的作品,大多只是將「某種事情改良化」,不夠獨創,所以拿不到專利。而這些改良的發明,因為後續沒有資金、通路,無法進一步經營,因此申請新型也不具意義。
教育部技職司長楊玉惠坦言,發明展的好處是讓學生有練習的機會,學生得獎也能增強信心。不過,發明展的作品要變成專利或商品,中間確實還需要再精進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