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鹽混毒易暴力自殘 暑假常遭濫用
暑假到,青少年要注意遊玩或聚會時避免毒品危害。(本報資料照)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暑假到,青少年要注意遊玩或聚會時避免毒品危害。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新興濫用藥物「合成卡西酮類物質」案件次數,由每年四百多件,逐年上升到三萬多件,一旦誤食或大量混用恐精神混亂、甚至自殘。
「合成卡西酮類物質」常見品項包含Mephedrone(喵喵)、Methylone、MDPV、Ethylone等,俗稱「浴鹽(Bath Salts)」,屬中樞神經興奮劑,具成癮性,毒性反應類似甲基安非他命及搖頭丸,會使濫用者產生幻覺、攻擊性、甚至暴力及自殘行為。
食藥署管制藥品組科長李品珠說,目前各國案例中,這類毒品包裝都很像,常偽裝在咖啡包、奶茶包、糖果中,平均混六種毒品,甚至混到十二種毒品,服用後交互作用非常傷害身體。
南投草屯療養院成癮治療科主任林滄耀說,他治療過許多因吸食浴鹽造成傷害的患者,年紀最小的成癮者才十四歲,還有一名十六歲成癮者,因為吸食卡西酮類毒品,常常情緒暴怒、毆打同伴等暴力攻擊事件。
林滄耀說,這些吸食成癮者多是中輟生,常在PUB、夜店、汽車旅館取得卡西酮類毒品,多半在朋友慫恿後吸食。他提醒,使用過多除了會有幻覺、暴力傾向,也會造成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發生腦溢血、心臟病發的風險也會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