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毒》環保杯溶出塑化劑 醫師:標準內
衛生署檢驗結果顯示,部分環保杯在室溫下也會溶出塑化劑。(畫面擷取自TVBS-N)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塑毒風暴籠罩全台灣,衛生署檢驗結果顯示,塑膠容器回收辨識碼1至6號的塑膠容器都會溶出微量塑化劑,尤其3號聚氯乙烯(PVC)、5號聚丙烯(PP)以及6號聚苯乙烯(PS),即使是在室溫下,也會溶出微量塑化劑,不過,有醫師表示,這些溶出的塑化劑還在國家標準1.5ppm內,只要盡量避免盛裝高油脂、酸性和高溫的食物,就能減少塑化劑溶出的量。
衛生署檢驗結果發現,回收識別碼1至6號的塑膠容器都會溶出微量塑化劑,令許多消費者感到擔憂,台北榮總毒物科主任楊振昌則表示,這些溶出的微量塑化劑,都還在國家標準1.5ppm內,使用時少盛裝高油、酸性以及高溫食物,還有避免產生刮痕,就能減少塑化劑溶出劑量。
塑膠容器回收識別碼共有7碼,1號聚乙烯對苯二甲酸脂(PET),多半用來製作寶特瓶、市售飲料瓶、食用油瓶,耐熱溫度為60至85度;2號高密度聚乙烯(HDPE),為塑膠袋、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塑膠瓶,耐熱溫度為90至110度;3號聚氯乙烯(PVC)主要為保鮮膜、雞蛋盒和調味罐,耐熱溫度為60至80度。
4號低密度聚乙烯(LDPE)則和2號相同,主要用來製作塑膠袋、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塑膠瓶,不過耐熱溫度較低,為70至90度;5號聚丙烯(PP)主要用來製作水杯、布丁盒和豆漿瓶,耐熱溫度為100至140度;6號聚苯乙烯(PS)主要為養樂多瓶、冰淇淋盒和泡麵碗,耐熱溫度為70至90度;7號則有聚碳酸脂(PC)和聚乳酸(PLA),聚碳酸脂為嬰兒奶瓶、運動水壺和水杯,耐熱溫度120至130度;聚乳酸則為餐飲店的冷飲杯,冰品杯和沙拉盒,耐熱溫度約50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