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米雨量比莫拉克大 台南淹水面積反銳減原因曝
台南全市抽水站的每秒總抽水量達770公噸。(南市水利局提供)
〔記者吳俊鋒/台南報導〕今年的「凱米」強颱期間,台南平地降雨合計逾1800毫米,超越15年前的「莫拉克」風災,但積淹面積銳減,僅有千分之6,市府水利局長邱忠川分析,除了防洪工程奏效之外,多達12.2萬立方米的清淤量,打破歷來紀錄,更扮演關鍵角色。
水利局今天舉行年終建設成果報告,因應極端氣候,以治水、淨水、親水、活水,還有智慧防災等5大策略,全力打造「承洪韌性」城市,邱忠川認為,通過凱米的考驗,即可印證工程效益。
邱忠川指出,今年有3大建設亮點,包含超過12萬車次載運的破紀錄清淤量,以及竹溪整治成功,造就了哈赫拿爾森林,還有再生水供應量增加,南科廠商受惠等。
邱忠川提到,今年水利局已拿到25座獎項,表現優異,感謝所有同仁的努力與付出;而針對凱米之後的整治精進方案,共爭取到中央近48億元的經費補助,將從根基強化台南的防災韌性,改善易積淹聚落的洪澇風險。
邱忠川也提出了水道風險與水岸縫合,以及土地防洪,還有涵蓋海岸保護與水土保持的藍綠網絡等4大強化策略,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
水利局總工程司邱乾艷簡報,強調市長黃偉哲上任以來,積極進行區排整治,如易積淹的三爺溪,已全線完成,全台南新建的抽水站達66座,每秒總抽水量770公噸,滯洪池共24座,總滯洪量633萬公噸,約5座虎頭埤的容量。
邱乾艷說,莫拉克期間,台南淹水面積5.5萬公頃,凱米雨量更大,淹水面積縮小至335公頃,顯見水利工程的防洪效果。
投入近84億元建置的永康、安平與仁德等3座再生水廠,日供應量8.3萬公噸,穩定產業用水來源,達到資源永續循環目的。
邱乾艷表示,永康的再生水已開始供應南科園區,通過21項檢驗,比自來水更好,由台積電、聯電與群創等廠商進行高階製程之用。
南市水利局長邱忠川分析,破紀錄的清淤量,為防洪帶來助益。(記者吳俊鋒攝)
南市水利局展現建設成果,強調會再繼續努力,守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記者吳俊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