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東門城外3大廟仁壽宮 傳統剪黏修復進度達7成
為保留傳統工藝,仁壽宮進行屋頂剪黏的原貌修復,精彩作品,陸續呈現。(記者吳俊鋒攝)
〔記者吳俊鋒/台南報導〕昔日台南東門城外3大廟之1的歸仁區仁壽宮,為保留難得的傳統工藝,啟動重建近半世紀來首次的屋頂剪黏修復,進度已達7成,雖然現場仍有鷹架,但一系列精彩創作陸續亮相,引人矚目,預計明年中可以完成。
仁壽宮的剪黏修復斥資約3000萬元,邀請知名的黃金生團隊跨刀,他是內政部古蹟暨建築修復合格匠師,去年5月開工,進度順利。
主祀保生大帝的仁壽宮,是當地的信仰中心,草創迄今已逾3個世紀,而目前的廟貌在47年前重建,屬於閩南式的設計,因此隨處可見剪黏工藝。
仁壽宮主委張鈴宏說,由於屋頂的剪黏創作在戶外,長年風吹、雨淋、日曬,不堪歲月摧殘下,已出現嚴重的脫落與毀損,廟方決定斥資原貌修復。
張鈴宏提到,該廟的剪黏工法為琉璃剪,與一些廟宇的瓷片剪或碗片剪不同,是以鑽石刀切割彩色玻璃進行創作,完成時會非常耀眼。
廟方堅持傳統的琉璃剪,不想採用客製化的淋搪做法,修復上「慢工出細活」,會比較費時,但能夠保留傳統藝術,只是資深的專業匠師難覓,最後成功請來名家黃金生相助。
仁壽宮內部對堵的剪黏工藝,以描述忠孝節義的故事人物為主,由於不像在屋頂,直接承受歲月風霜,加上又有透明玻璃保護,作品的毀損程度較輕微。
為保留傳統工藝,仁壽宮進行屋頂剪黏的原貌修復,精彩作品,陸續呈現。(記者吳俊鋒攝)
仁壽宮的屋頂剪黏修復工程仍在進行中,鷹架尚未拆除,但精彩作品陸續亮相。(記者吳俊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