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回鄉投入地方創生 鹿港及宜蘭青年團隊帶孩童關注海洋

    彰化鹿港「港灣溜魚文化工作室」團隊成員珮蓉,利用標本帶領孩子認識鰻魚。(教育部提供)

    彰化鹿港「港灣溜魚文化工作室」團隊成員珮蓉,利用標本帶領孩子認識鰻魚。(教育部提供)

    2024/09/15 12:51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青年回鄉投入地方創生,教育部助一臂之力。為鼓勵青年參與地方,將想法化為實踐,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科長黃雅玉今說明,藉由學習性青聚點在地課程及蹲點見習,開啟青年對地方的認識,再透過「Changemaker計畫」,鼓勵關心地方事務的青年發起實際行動,彰化鹿港「港灣溜魚文化工作室」及宜蘭「五漁村How野青年」團隊即帶領在地孩童共同關注海洋保育。

    位於彰化鹿港的「港灣溜魚文化工作室」,多年來關注鰻魚產業及海洋議題,創辦人之一趙俊傑表示,他是返鄉接班家中鰻魚事業,109年起主動搜尋相關資訊參加青年署Dreamer培訓,不僅認識家鄉文化及產業特色,更與團隊夥伴郭珮蓉合作,於隔年(110年)成立工作室,申請青年署Changemaker計畫,從鰻魚餐食開發、養殖人分享、教案開發等,讓產業不再只是外銷,更擴大關注海洋及環境教育,今年(113年)再提出「藍色彰化,濱海童行」計畫,走進校園,透過設計多元課程與兒童營隊,讓更多學生與團隊成員共同關心彰化沿海發展和保育。

    此外,「五漁村How野青年」團隊成員因受宜蘭五漁村山、海資源及當地生活吸引,於111年先後從台北移居至頭城,具有教育企劃、解說員專業背景的莊沂儒表示,他是在去(112)年擔任青年署學習性青聚點蹲點見習生,觀察到五漁村學童因為父母工作忙碌、3C影響,以及地方青年陪伴人口的缺乏,對家鄉陌生而有距離感,團隊今年(113年)申請Changemaker計畫,提出「海村囝仔小學堂—青幼共學提案」行動,透過青幼共學,設計文化及產業空間遊戲式走讀,使青年成為傳統與現代的橋樑,轉譯在地的自然人文知識,帶領地方學童探索家鄉環境。

    宜蘭「五漁村How野青年」團隊成員沂儒帶領孩童認識東部大溪川。(教育部提供)

    宜蘭「五漁村How野青年」團隊成員沂儒帶領孩童認識東部大溪川。(教育部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