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分發私校滿招增、公校有缺額 鄭英耀:應發展特色與提升教育品質
教育部長鄭英耀今出席模範公務員頒獎典禮。(記者楊綿傑攝)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大學分發入學昨天公布分發結果,在政府補助私校生學費之下,部分都會私校呈現滿招,但相對也有偏遠公校產生缺額。教育部長鄭英耀今天指出,部分私校辦學品質獲肯定,讓家長學生能適性選系,也能帶給公立學校壓力,教育部重視的是如何有更好的高等教育品質。
教育部長鄭英耀今出席模範公務員頒獎典禮會前指出,私校名缺額減少,公校也開始有一些缺額,這不是壞事,長期以來刻板印象認為國立大學似乎辦學比較好,事實上也有一些私立大學的辦學品質獲肯定,年輕人跟家長開始會思考配合生涯發展適性選系,不再只是選校,這是好事情,也給公校有一定的壓力,從教育部的觀點來說,在意的是如何提供新世代年輕人有更好的高等教育品質。
對於在少子女化環境下是否推動公校減招,鄭英耀提到,私校已有既定辦法可留存名額,並思考學校特色發展,以因應社會及產業結構的變化,能讓年輕人築夢,這會是學校的競爭力所在。至於公校的名額則都還是會留在學校,讓學校發展自己的特色,再針對各系的人數做適當調配,保留一定的彈性。但重點在於,學校是否能真正思考自己的品牌定位與人才培育的特色。
對於政府補助私校生學雜費政策,私立大學協進會理事長、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分析,學費差異是考生填志願先公後私的重要原因,現在的排名是幾十年累積下來的,學費補助對私立大學志願序往前推進有幫助,而且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會繼續前進,逐漸達到能夠真正反映私校用心辦學的努力。
靜宜大學監察人陳振貴認為,目前大學生多選系不選校且有就近就讀的趨勢,而這些滿招私校本身體質優異、辦學有特色、口碑不錯、交通也方便,具有學校無缺額的基本要件。而政府補助學生學雜費,除了體現教育公平性,對各校發展也有具體幫助,使得優質私立大學也能產生磁吸作用。
根據大學考試分發入學委員會資料,今年31所公立大學中,有12所有缺額、19所無缺額;而31所私立大學中,19所有缺額、11所無缺額。考分會執秘、成大教務長沈聖智指出,去年私校滿招9所,今年增至11所,看似增加不多,但從整體來看,有缺額的私校其數字都大幅減少,能反映出學費補助帶來的政策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