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安中路成「漂漂河」 台江公民提解方
凱米颱風期間,鹽水溪排水的水位高漲,海佃路1段麥當勞附近社區巷道也淹水。(台江流域志工提供)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凱米颱風造成台南部分地區積淹水嚴重,以往重災區安南區安中路亦成「漂漂河」。台江流域志工呼籲市府加速鹽水溪排水系統整治,才是根本之道。
10幾年來,台江流域志工接力守護河川,推動流域治理運動,此次風災,台江流域志工從各自社區進行即時淹水調查記錄,發現25日下午3時到4時淹水的時雨量為23毫米,海尾朝皇宮廟埕並未淹水,可是長溪路、安中路1段卻淹水。
推測可能是因為西側的北安路路堤效應,以及發源於南科的鹽水溪排水位(外水)高於社區內水的水位,減緩重力排水,加上短時間強降雨,才造成淹水,只要鹽水溪排水外水位一降,淹水就快速退去。
7月26日則是下午4時到5時的時雨量是52毫米,超過大雨標準,此時南科安定地區時雨量57毫米,也超過大雨標準,鹽水溪排水(鹽排)中上下游皆大雨,水位高漲,社區內水無法重力排出,海尾廟口、海佃路、長溪路、安中路、長和路、本原街等路段傳出淹水。
台南社大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表示,然而在這同時間,因為曾文溪排水線拓寬、以及安佃國小操場設計滯洪池等「還地於河」措施,十二佃流域志工紀錄調查發現十二佃大部分地區則未淹水,外界部分聲音質疑台南花錢治水無效,不盡合宜,不如大家共同討論、共同守護,推動家鄉流域整體治理,面對極端氣候威脅,謀求更好的未來。
台江流域社群建議水利署及市政府,趕緊依據鹽水溪排水治理計畫,加速興建5號、6號滯洪池,在中上游減輕鹽水溪排水負擔,以利中下游的六塊寮及海尾寮排水的社區內水可以重力排出。
此外,因應台南都會區快速開發,應比照新北市做法,提高出流管制標準,擴大新開發地區的滯洪面積,營造海棉城市,
吳茂成並建議,定期召開流域治理公民會議,共同討論,讓市民了解拓寬排水線、廣設滯洪池,還地於河的重要性,公私協力,及時記錄在地排水線水岸縫合、洪氾風險,因應日益嚴重的極端氣候挑戰,共同守護家園。
凱米颱風期間,十三佃本原街一段積淹水景況。(台江流域志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