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邊坡恐7、8年不穩定 公路局:不能再用舊思維管理
今天(4日)清晨6時21分,台鐵東部幹線和仁=崇德間東正線被一塊巨大落石砸中,鋼軌完全被砸壞。(圖由讀者提供)
〔記者吳亮儀/花蓮報導〕自0403花蓮大地震後,蘇花公路和沿線鐵路常常發生落石、坍方和土石流事件,導致公路和鐵路受阻;交通部公路局指出,台灣史上沒看過蘇花公路和中橫公路受災這麼嚴重,以日本的阪神大地震經驗來看,「花蓮的邊坡會有7、8年的不穩定,甚至長達20年之久」。
本月1日,花蓮晚間1場大雨造成蘇花公路和仁到崇德段土石流阻斷道路,連帶淹沒台鐵軌道;今天(4日)清晨1塊重達150公噸的巨石砸壞台鐵和仁=崇德之間的鋼軌。6月也發生多起落石和坍方事故,甚至在6月21日1輛新自強號列車行經大清水溪時受土石流溢出影響導致出軌,但當時的時雨量僅1毫米,卻造成土石溢流淹到軌道。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分局長林文雄指出,自0403花蓮大地震後蘇花公路和中橫公路受到有史以來最大的創傷,山區公路高達1000公尺的邊坡都因地震造成晃動,很多植被不見了、崩坍落石都掉到下邊坡了。
林文雄說,這種情況一旦下雨容易演變成土石流、落石和坍方,「以前可能時雨量要達50、60毫米才會出事,現在10毫米可能就落石了」。他指出,就像上個月大清水溪土石溢流到台鐵軌道上造成列車出軌的意外,當時時雨量才1毫米而已。
林文雄說,以日本阪神大地震的經驗來看,地震後造成山區路段和邊坡非常不穩定,時間會長達7、8年之久,甚至可能達20年;而自從0403大地震後,中橫公路太魯閣路段天天都有落石,「我們不能再用以前的舊思維來管理公路,要考量新的狀況」。
林文雄說,我們要有心理準備,會長達多年都要注意坍方狀況,但根據公路的老前輩經驗,有可能會因一次颱風就把不穩定的土石掃下來,因此讓邊坡的落石狀況逐漸穩定,「我們現在除了做邊坡保護以外,還要增加攔石設施,以及架設簾幕攔住落石,不要掉落到公路上,並在太魯閣路段做多個明隧道,這些工程都陸續發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