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人社領域跨足數位時代不落後 政大發表AI政策白皮書架構

為因應AI浪潮,政大發表AI政策白皮書的初步架構,提出《AI時代高等教育的挑戰:專家訪談報告》。(記者楊綿傑攝)

為因應AI浪潮,政大發表AI政策白皮書的初步架構,提出《AI時代高等教育的挑戰:專家訪談報告》。(記者楊綿傑攝)

2024/06/23 14:39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生成式AI加速了AI時代的影響,為因應未來挑戰,政大近日發表AI政策白皮書的初步架構,提出《AI時代高等教育的挑戰:專家訪談報告》。校長李蔡彥指出,AI仍要以人為出發點,並經過「懂AI」、「用AI」、「幫AI」、「駕AI」4階段,而政大將不會缺席,朝「AI人文永續大學」發展。

報告盤點政大在AI時代的多項優勢,包括深厚的人文社會科學底蘊、優秀的學生群體以及數理能力出色的人社學生。政大早已推動多種跨域學習學程,展現在教育創新方面的前瞻性;教師方面,政大擁有大量社科人文資料,對專業資料的詮釋與分析具有優勢,並且與政府及專業組織的連結與互動非常緊密。

並建議在AI時代,政大應發揮既有優勢,擔任AI與相關公共政策的智庫,並作為政府與AI應用之間的橋梁,強調科技人文共融,以人文思維引領科技運用、用科技促進文化傳播與發展,驅動社會邁進。

在高等教育部分,由於AI可取代大量重複性工作,未來從事行政人員為主的中階人才數量會大幅減少,報告建議頂尖大學應以培養前瞻性人才為目標。高等教育應重新評估高階人才的定義與篩選方式,並強調創造力、情感力和倫理思考的重要性。未來培育AI人文跨域人才應具備結合不同領域知識、系統性思考和不同分析方法的能力,並強調針對情境設計與解決問題。

專家訪談報告也指出,高等教育關注推動AI技術的普及外,更應確保其惠及所有學生和社會群體,特別是弱勢和資源有限的群體。當AI發展及應用普及後,更應思考如何需兼顧永續議題,包括人文價值與存在意義、資源配置與社會公平、能源議題與風險評估,以及人類與地球生態永續等。

針對「AI人文永續大學」,李蔡彥表示,AI作為一項技術,需要以人為出發點,切入問題解決與發展願景,科技將成為一種賦能,透過科技形塑人類的未來,才能迎向永續的目標。因此除了學習如何使用AI工具的「懂AI」及「用AI」外,還要進一步「幫AI」及「駕AI」,將自身人文專業融入AI領域,同時探索人文社會領域難以被AI取代的重要價值,進而駕馭AI工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