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中暑喝多少水才夠?醫師鍾稟彥:觀察排尿狀況而定
中央氣象署22日針對16縣市發布高溫橙色燈號,其中台北市、雲林縣和屏東縣更出現38度高溫。(記者林承鴻攝)
〔記者林承鴻/台北報導〕中央氣象署今天針對16縣市發布高溫橙色燈號,中暑風險不可輕忽。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急診主任鍾稟彥提醒,無論在室內室外,都一定要適時補充水分,每個人需要攝取的水量不同,建議觀察排尿狀況,至少3到4個小時要上1次廁所,才代表喝水量夠。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6月截至16日為止,全台至少新增161人次因熱傷害就醫,鍾稟彥說,預防中暑不外乎就是適時補充水分、不要直曬太陽並充足休息,他說許多人會有迷思,認為1天至少要喝2公升、甚至3公升的水才夠,但他說其實每人每天需要攝取的水量不同,應該依照排尿的狀況判斷,一般來說,1天至少上廁所5次左右才算正常。
鍾稟彥解釋,有的人可能流汗量非常大,因此就需要補充較多水分,醫學上來講,比較喜歡以排尿量和排尿次數,來判斷攝取水分是否足夠。他說有上廁所才代表身體水分夠,判斷標準為3到4個小時要上1次廁所,民眾也可以透過尿液顏色觀察,如果顏色偏深,就代表水喝不夠。
鍾稟彥補充,在戶外工作的人應該每30分鐘就休息一下,而大量流汗除了喝水,更要特別留意補充鹽分,若鹽分已經流失很多卻沒有補充,容易造成肌肉抽筋、熱痙攣,甚至可能引發熱衰竭。市售運動飲料糖分含量偏高,不適合大量飲用,他建議民眾或糖尿病患者,可自己在開水內加一點點的鹽,或選擇喝等滲透壓的飲料。
而夏天進出冷氣房有時會頭痛,鍾稟彥說關鍵還是在水分,人在冷氣房內身體還是會一直排汗,只是因為涼涼的,所以沒有特別的感覺,但一到熱的地方,當身體水分或鹽分已經不足,就可能出現暈眩或噁心想吐的症狀。而冷熱溫差太大,也會造成血管劇烈收縮,導致部分人容易頭痛。
鍾稟彥建議在冷氣房內可加件外套、不要直吹冷氣,並定時補充水分,減緩因為溫差太大,或是水分流失太多造成的頭暈、噁心或不舒服。他說若真的因為進出冷氣房感到不適,應先坐下來好好休息,並補充水分,休息一下後症狀就會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