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欠收也要買米來捐! 鹿港「白米伯」夫妻 20年捐米逾3萬台斤

彰化縣鹿港鎮「白米伯」施性祺(圖右三)今年再捐白米做愛心,因為去年欠收,只好買白米來捐。(縣議員藍駿宇提供)

彰化縣鹿港鎮「白米伯」施性祺(圖右三)今年再捐白米做愛心,因為去年欠收,只好買白米來捐。(縣議員藍駿宇提供)

2024/06/10 20:50

〔記者劉曉欣/彰化報導〕彰化縣鹿港鎮「白米伯」施性祺與妻子李麗霞,近20年來每年都捐白米做愛心,捐米總量已超過3萬台斤。去年雖然稻作欠收,讓他今年無法再捐自己所種的米,但夫妻倆照樣省吃儉用買米來捐,施性祺說,「一捐就不能停」!

施性祺、李麗霞夫妻檔都已70歲,兩人耕田一輩子,還跟人租地來種稻,面積最多時有20甲,如今隨著年歲增長,目前只有耕作10甲,兩夫妻都是開著小貨車,天天巡田水,以務農為樂。

施性祺今年選在秀水鄉發放愛心白米,總共準備135份,每份都有5公斤,還加碼有炊粉,往年也曾在鹿港鎮或是福興鄉發放。以往所捐的白米,都是自己親手所種、沒有農藥的白米,尤其還是親自日曬而成,但去年因為稻作欠收,讓他只好買白米來捐。

施性祺笑說,他因為種稻,只要看到電視或是報紙有艱苦的人,就會抱著自己的白米去幫助人,後來是孫子小時候曾經出現急症送醫,讓他許願「只要孫子救回來,就會捐米助人」,後來,孫子果然平安返家,他就把不定期的捐米,變成每年固定至少一次的捐米行動,透過跟公所或是縣議員、立委協助,以取得低收入戶資料來發放愛心白米。

由於施性祺、李麗霞都是一身簡樸,捐白米一捐就是將近20年,孫子都已經上了高中,夫妻倆還是決定繼續捐下去,施性祺笑說,因為一捐就不能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