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北門蘆竹溝平掛式牡蠣養殖獲農村好藝 申請農再社區
台南北門蘆竹溝漁村社區在北門潟湖的平掛式牡蠣養殖歷史超過百年,獲得農業部「農村好藝」。(記者楊金城攝)
〔記者楊金城/台南報導〕台南北門蘆竹溝漁村社區在北門潟湖的平掛式牡蠣養殖歷史超過百年,獲得2023年農業部「農村好藝」調查保存類殊榮,蘆竹溝農漁產業文化永續發展協會今天(9日)下午並為綠社區培力計畫發表「蚵田時光」彩繪藝術牆,為未來申請農村再生社區厚植發展基礎。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舉辦「農村好藝」徵選,在保存具在地特色的農村產業文化樣貌,台南市農業局輔導蘆竹溝農漁產業文化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邱永仁以蘆竹溝平掛式牡蠣養殖參加選拔,近日公布獲得入選,希望保存農村文化技藝和提升民眾的認同度。
南市農業局說,位在北門潟湖旁的蘆竹溝漁村,近7成居民養殖牡蠣,冬至時蚵農在潟湖以蚵殼串在海水中附著蚵苗,在清明節時再將蚵苗串平掛綁到潟湖的蚵棚上養殖至少1年才可收成,成為少見的人文地景,平掛式牡蠣養殖不僅對海洋環境友善,並兼具生態保育功能。
邱永仁不但參加台南市農村青年築夢計畫,由協會舉辦牡蠣食魚教育的體驗活動,推廣台南蚵,協會也獲得南市都發局綠培力補助,邀請台南社區大學老師張駿業帶領社區老少在蘆竹溝蚵學園區完成「蚵田時光」社區首面藝術牆,呈現蘆竹溝養蚵風情和潟湖濕地生態多樣性,在今天發表成果。
農村發展及水保署署長李鎮洋由北門區長張政郎等人陪同,到場參加蚵農體驗,品嘗蘆竹溝蚵仔碗粿,肯定協會推動食魚教育和農村再生的努力。
邱永仁說,協會和蘆竹溝社區未來目標申請農村再生社區,目前進行農再培根計畫已到進階班培根課程,未來持續凝聚社區居民營造共識、調查生態和產業特色資源,盼向水保署申請農再社區通過審查。
台南北門蘆竹溝漁村社區在北門潟湖的平掛式牡蠣養殖歷史超過百年,獲得農業部「農村好藝」。(記者楊金城攝)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保署署長李鎮洋(前左四)、由北門區長張政郎(前左六)、蘆竹溝農漁產業文化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邱永仁(前左五)等人陪同,為社區「蚵田時光」彩繪藝術牆揭幕。(記者楊金城攝)
蘆竹溝蚵學園區以平掛蚵棚由學童創作蚵殼裝置藝術。(記者楊金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