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摜籃假燒金」呂祖廟故事現場 發現台南紡織業起源地

台南機業傳習所景象圖繪,引用自ㄑ私立台南機業傳習所起業一班〉《台灣協會會報》第46期。(王子碩提供)

台南機業傳習所景象圖繪,引用自ㄑ私立台南機業傳習所起業一班〉《台灣協會會報》第46期。(王子碩提供)

2024/06/05 06:17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台語俗諺「摜籃假燒金」故事典故發生於台南呂祖廟,相傳起因情殺命案,被喻為清代「府城3大奇案」之一。然而資料可查的是,呂祖廟在日治時期曾作為機業傳習所,有憑有據可說是台南紡織業的起源地。

呂祖廟原有三川門、拜亭、正殿、後殿,規模頗大,祭祀公業因年代久遠無法繼承,且民宅包圍參雜,部份土地已由私人向政府標得打算整建,寺廟殘蹟木構才露出來,再度引發文史保存話題。

「聚珍台灣」總監王子碩表示,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為讓建設經營上軌道,其一從紡織產業著手,於是各地出現機業傳習所,而機業傳習所設立並非總督府統一行政命令,各廳有各自方式與規定。1899年設立的台南機業傳習所,是由民間地方仕紳籌資1520圓,另外台南縣補助800圓,可視為日本時代台南紡織事業的開端。

王子碩表示,台南機業傳習所設立地點就位於呂祖廟引心書院內,因參與創立的仕紳缺乏經驗或是投入不足,後來加上強度商業競爭下,台南機業傳習所(後改稱台南織布局)不斷虧損,1907年倒閉。

在台南機業傳習所出現之後,有其他類似紡織組織出現,還有台南監獄以受刑人勞動力從事藤編細工。漢文台灣日日新報就有提到台南監獄產量和當時機業傳習所績效比較,台南監獄的年產量僅有機業傳習所的4分之一,所以台南機業傳習所存在期間,還是當時台南主要的紡織產品生產機構。

雖然呂祖廟全貌已消失,但「厝包厝」幽暗景象,仍可見廟柱、廟牆殘蹟所留下來的百年清代木構、地磚,見證歲月滄桑,而且部份未標售出去。王子碩挖掘出《台灣協會會報》第47期(1902年8月),台灣日日新報(1903年8月)等相關記載,建議文化局應視為新事證重新審議呂祖廟文史價值。

台南「呂祖廟燒金案」,與「林投姐」、「陳守娘」為清代府城3大奇案。「摜籃假燒金」(提藍假燒金)寓意,從社會世俗諷刺偷情,再衍伸「表裡不一」的意思。

前南市文獻委員鄭道聰表示,呂祖廟的由來是在《續修台灣縣志》提到嘉慶12年(1807年)修建,奉祀「純陽子呂洞賓」。最初設在檨仔林街,嘉慶18年(1813)台灣知縣黎溶與邑紳黃拔萃商議將之改為官辦民營「台灣縣轄書院」。之後書院移到柱仔行街(現府中街)北邊的呂祖廟,改為「引心書院」。後來因發生僧人不守清規之事,引發鄉人議論,於是光緒12年(1886),知縣沈受謙又將引心書院移至赤崁樓旁,改名「蓬壺書院」。

「呂祖廟摜籃仔假燒金」究竟發生在什麼時候?鄭道聰認為,從《台南市志》寫進士汪春源記載「幼而受業於引心書院院監黃子及」,而他是在光緒8年13歲時考上秀才,因此推斷是這之後至光緒12年之間。

鄭道聰表示,呂祖廟的故事經過口語流傳、加油添醋,再經小說、戲劇、電影的劇情繪聲繪影,大多是描述道德敗壞、情色腥羶的版本,民間故事失去真實性,也甚少人知道後來呂祖廟「純陽子呂洞賓」流落到那裡去了。

呂祖廟廟柱。(記者洪瑞琴攝)

呂祖廟廟柱。(記者洪瑞琴攝)

呂祖廟地磚。(記者洪瑞琴攝)

呂祖廟地磚。(記者洪瑞琴攝)

台南呂祖廟幽幽長廊有鄉野傳奇故事。(記者洪瑞琴攝)

台南呂祖廟幽幽長廊有鄉野傳奇故事。(記者洪瑞琴攝)

呂祖廟殘跡木構。(記者洪瑞琴攝)

呂祖廟殘跡木構。(記者洪瑞琴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