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竹市首季10人交通事故死亡 議員劉崇顯:高虹安大內宣被打臉

新竹市今年1-3月交通事故有10人死亡,市議員劉崇顯酸是打了市長高虹安大內宣一巴掌。(資料照,記者洪美秀攝)

新竹市今年1-3月交通事故有10人死亡,市議員劉崇顯酸是打了市長高虹安大內宣一巴掌。(資料照,記者洪美秀攝)

2024/06/02 12:02

〔記者洪美秀/新竹報導〕交通部關於行人死亡數的數據出爐,其中新竹市今年首季(1-3月)的死亡數相較去年同期,是所有縣市增加最多的,且有10人因交通事故死亡,市議員劉崇顯酸,這對日前加開新節目做大內宣要告別行人地獄的市長高虹安,無疑是狠狠的打了一巴掌。

劉崇顯提到,他在議會質詢提到,先前西門國小新設保護行人的「槽化庇護島」標線,在「民政處長」邀集的會勘下做出塗銷的結論,沒有交通專業也不是權責單位的處長,居然能插手相關的業務決策,只為反映某部分「這樣車子比較好走」的地方民意,罔顧交通安全的考量,如果長期以來有關交通安全的決策都會被如此左右,那自然在交通安全的實質改善上只會更加退步。

他要求市府針對行人死亡數指標在全國敬陪末座的問題提出專案檢討,並宣示與交通權責無關的單位,不應再插手與實質影響市府的交通決策,不要讓新竹在改善行人地獄的努力上功虧一簣。

市府交通處表示,今年1至3月竹市交通死亡事故共10件,經分析以高齡者在清晨或夜間,且違規穿越道路者為多;市府已進行事故分析與檢討、並提策進作為,且召開2次道安會議,改善後4月即無交通死亡事故發生。

另分析事故原因,交通處在車速較快的台一線及高齡者清晨運動的學校、公園等處所,延長號誌運作時間,上午從7點提早到凌晨5點、晚上則延長至22點;此外,為避免車速過快,在離峰時段也會中斷號誌連鎖,針對行人易違規穿越道路地點,包括東大陸橋下停車場、慈雲陸橋下停車場及光復路沿線分隔島等處加裝欄杆或加密植栽,避免民眾穿越發生事故,後續也會在各路口行穿線上面增加照明,讓駕駛人更容易看見行人,以減低事故發生。

至於北大路與北新街路口槽化線,交通處表示,市府取消北大路北新街口部分槽化線、也保留部分,並於上下游增加警示,經4月底改善調整後,4月底改善至今(6月2日上午)無發生交通事故,相較1-3月交通事故率有明顯降低,後續會持續觀察車流,並滾動檢討交通改善措施,以維護行人及行車安全。

新竹市今年1-3月交通事故有10人死亡,市議員劉崇顯酸是打了市長高虹安大內宣一巴掌。(照片取自劉崇顯臉書)

新竹市今年1-3月交通事故有10人死亡,市議員劉崇顯酸是打了市長高虹安大內宣一巴掌。(照片取自劉崇顯臉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