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無私貢獻! 將小米送入「世界末日全球種子庫」
中央大學台灣極地研究中心推動,結合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和民間團體阿之寶等單位合作,將台灣希望種子小米送達世界種子庫。圖為台灣小米。(資料照)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攸關人類永續生存、有全球農業諾亞方舟之稱的「挪威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將於5月29日舉辦「台灣參與全球種子庫計畫」入庫典禮,中央大學今開記者會宣布,由中央大學台灣極地研究中心推動,結合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和民間團體阿之寶等單位合作,台灣科學團隊將前進北極,將台灣希望種子小米送達世界種子庫,以維繫小米基因多樣性,這是國際合作、科學外交與永續發展之重要里程碑。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執行長、國立清華大學教授李家維表示,國立台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郭華仁從美國引回小米原種,2030年是聯合國訂下的國際小米年,全球暖化,不知下個季節要種什麼種子,才能對抗突如其來的水災、旱災、熱或冰凍,只有小米可以,雖非聯合國的國家,但台灣仍無私把小米與全世界分享。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有「末日種子庫」之稱,2008年建立於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斯匹次卑爾根島(Spitsbergen),透過全球各國政府、研究機構和非政府組織之捐贈,迄今已收藏450萬種植物種子的樣本,位於北極圈內有人類長住的最北邊據點,離中央大學北極研究站(TaiArctic Station)僅2公里,利用地下坑道作為儲存庫,以永久凍土的自然低溫提供天然冷凍條件,同時配備現代化冷凍設備,能承受規模6.2地震與核子武器攻擊,以確保各種情況下,種子都能安全地保存在低溫環境,並維持發芽的活性。
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表示,小米是食物來源,也是台灣文化和歷史的關鍵象徵,對於塑造「台灣認同」具重要價值與意義,台灣參與全球種子庫計畫,在於推動極地科學和農業永續性,除今年入庫任務外,未來也將分批入庫,總計達400多種小米,確保在自然災害、疫情、戰爭或其他全球性危機中,提供一個安全的保護場所,為人類生存開創永續美好的明天。
外交部歐洲司副司長林主恩表示,台灣作為負責任的國際行為者,環境部推出很多政策作為,外交部也和很多理念相近國家合作,成立氣候轉型基金等;農業試驗所所長林學詩表示,除了台灣有保種之外,還要送到世界保種。82歲魯凱族阿禮部落耆老杜明昌是將小米帶回部落種植的功臣,他強調,在魯凱族文化有極重要的位置,沒有小米無法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