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廢20年垃圾反增 綠色和平籲新內閣增加「源頭減量」預算
綠色和平今天舉行記者會,呼籲新內閣增加源頭減量相關預算,從根源解決逐年成長的垃圾問題。(記者陳嘉怡攝)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綠色和平今(23日)指出,台灣減廢政策執行20年,但垃圾量不減反增,凸顯源頭減量政策成效不彰;呼籲新內閣上任後首要之急,應增加「源頭減量」的經費及資源,至少和末端處理經費相當,具體作法如加速推動各縣市執行垃圾費隨袋徵收。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張凱婷表示,近5年一般廢棄物產生量破千萬公噸,常見垃圾暫置場因垃圾量堆積如山,導致大小火警頻傳,成為各地的不定時炸彈;家戶垃圾中塑膠垃圾成長尤其明顯,從2018年的17%,成長至2022年的28%。
張凱婷指出,政府的減廢減塑政策執行20年,但垃圾量不減反增,凸顯出挹注在源頭減量上的資源仍嚴重不足,盤點近7年環境部在垃圾末端處理上,共投入124億元預算,協助地方興建和升級焚化爐、垃圾打包等;然而,源頭減量相關經費如禁限用一次性用品、推廣循環杯等,只有約5.7億元,整整差22倍。
張凱婷認為,新內閣上任後首要之急,應該投入更多經費及資源在源頭減量上,例如加速推動各縣市執行垃圾費隨袋徵收;另也呼籲立委在下半年度審查環境部預算時,能多支持源頭減量相關政策推動經費。她也強調,要解決眼前垃圾量問題,末端處理仍有其必要性,因此並非訴求挪用末端處理的預算到源頭減量,而是應讓源頭減量經費至少和末端處理經費相當。
新竹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理事長彭桂枝則點出,全台百處垃圾暫置場有8處鄰近水質水量保護區,舉例新竹縣的竹東垃圾暫置場位在水源頭附近,目前垃圾堆置量約有一萬多噸,垃圾已從原本規範的區域,往下蔓延到靠近水源點,尤其只要遇到急降雨,流經竹東垃圾暫置場的雨水,就會原汁原味流到寶山、寶二水庫和頭前溪水源頭。
立委陳昭姿表示,行政機關每年在源頭減量編列經費過少,難以減緩不斷高漲的垃圾量,呼籲新政府正視垃圾問題、加強源頭控管,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會持續監督政府在源頭減量的規劃是否足夠。
全國百處垃圾暫置場因垃圾量堆積如山,除惡臭難聞也時常傳出火災。(綠色和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