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年歷史鵝鑾鼻燈塔 升格國定古蹟
143年歷史的鵝鑾鼻燈塔,文化部15日公告升格國定古蹟。(記者蔡宗憲攝)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位在屏東國境之南,有143年歷史的鵝鑾鼻燈塔,在屏東縣政府的努力爭取下,15日由文化部正式公告升格為國定古蹟,從歷史建築、縣定古蹟到今年獲登錄國家級文資身分,更彰顯它重要的台灣近代史地位與價值。
鵝鑾鼻燈塔在西元2007年10月登錄為屏東縣歷史建築,認為燈塔具有獨特性,歷經審議會議後,在2022年6月升格為屏東縣定古蹟,屏縣府便努力爭取燈塔能有國家級文資身分。
1881年興建的鵝鑾鼻燈塔,位於鵝鑾鼻岬角,塔高21.4公尺,塔身為白色鐵造圓塔,是台灣本島最南燈塔。燈樓面向西南方,背山臨海,並構築成砲壘形式,圍牆有射擊的槍眼,四周並築壕溝,使得鵝鑾鼻燈塔成為全國獨一無二的武裝燈塔。日治時期選為「台灣八景」,豎立「台灣八景鵝鑾鼻碑」。
1962年改建時,換上國內光力最強的旋轉透鏡電燈,光度達180萬燭光,每30秒旋轉一周,見距20海浬,使得鵝鑾鼻燈塔不僅是國內光程最遠燈塔,還享有「東亞之光」美譽,1992年起開放給民眾參觀,已是墾丁國家公園觀光地標之一。
屏東縣長周春米指出,屏東是台灣接觸國際的開端,19世紀時接連發生羅妹號事件、八瑤灣事件,以及牡丹社事件,因而興建具備指引、軍事防禦能力的鵝鑾鼻燈塔,是相當罕見的武裝燈塔,更是台灣唯一位於巴士海峽與太平洋交會之處的清末洋式燈塔,可以說是見證台灣重大歷史發展的具體象徵,對屏東縣而言更是意義非凡,感謝文化部、文資委員肯定燈塔建築的獨特性與珍貴性。
143年歷史的鵝鑾鼻燈塔,文化部15日公告升格國定古蹟。(記者蔡宗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