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遭遊蕩犬攻擊存活率0 生多所野放訓練模擬遇襲
石虎若被犬隻攻擊送到急救站救傷,存活率仍為0。(記者楊媛婷攝)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界所的野生動物急救站成立以來,石虎救援累積138隻、穿山甲救援逾500隻,生多所表示,石虎若通報遭犬隻攻擊,救援存活率為0,穿山甲遭犬隻攻擊救援存活率約5成,為避免犬隻撕咬導致野放動物傷亡,生多所於去年初於野放過程導入犬隻攻擊模擬。
野生動物急救站今年迎來成立30年,生多所副研究員林桂賢表示目前已累計救援超過1.4萬隻野生動物,有2成是屬於瀕危或保育類動物,8成則是一般動物,以麻雀、松鼠等為大宗,急救站成立後,收治病救援的石虎共有138隻,其中最特別的是1日齡、體重僅92克的小石虎,該小石虎是當時救援後的母石虎產下,應該母石虎並未哺養小石虎,急救站將小石虎帶回人工飼養到4公斤大後野放,但野放不久,該小石虎就被遊蕩犬隻攻擊身亡。
我國石虎數量不到700隻,是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之一,林桂賢坦言,送到急救站救傷的石虎,雖然大部分仍是在交通被撞擊等路殺居多,也有部分是中了陷阱等,但總體救活比率有5成,可野放的比率有4成,若是通報被犬隻撕咬,救活的比率則是0。
林桂賢進一步指出,自2013年首度野放石虎後,經追蹤有發現,公石虎被攻擊的比例較母石虎高,加上常發生石虎在野放前人工飼養盡心照顧1年,野放後1週就被遊蕩犬攻擊死亡頻發生,因此從去年初開始在石虎野放的訓練過程中,在台灣搜救犬協會協助下,加入模擬大群犬隻攻擊,相關犬隻攻擊的模擬也導入所有哺乳類動物的野放訓練中,「坦白說,歐美沒有導入這類犬隻攻擊模擬,但台灣目前環境就是這樣,仍想盡可能提高野放生存率。」
穿山甲也是常被遊蕩犬隻攻擊的保育類野生動物之一,生多所所長楊嘉棟表示,急救站是國內穿山甲最大的救援單位,也努力想提高穿山甲的野放率,目前野放率約6成。
農業部去年於苗栗、南投、台中劃設禁止餵食遊蕩犬隻的生態敏感區,楊嘉棟表示,就目前觀察,自劃設後,這些區域送到急救站救傷的石虎等野生動物有減少的趨勢,認為仍有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