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國寫標籤題考生描述刻板印象 原住民愛喝酒唱歌騎山豬成素材
大考中心今天舉辦學測國寫、英文非選閱卷評分原則說明。(記者楊綿傑攝)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今年大學學測國語文綜合寫作能力測驗分別以「標籤」及「縫隙的聯想」為題目,考生作答貼近生活經驗,其中標籤題談論範圍就以刻板印象作為切入,如有原住民考生就分享自己被問是不是很愛喝酒唱歌、騎山豬獵飛鼠等。
113學測上個月下旬甫結束,國寫共分2大題,第一大題考「標籤」概念,包括必須寫出使用於人身上的正面與負面作用,另要求考生透過生活中「貼標籤」或「被貼標籤」的實例,說明對標籤現象的看法。而第二大題則透過森林的縫隙出發,以「縫隙的聯想」為考題進行寫作。
以標籤題來說,國寫閱卷召集人、成大中文系名譽教授陳昌明表示,許多人從小到大都有被取綽號的經驗,就是一種貼標籤,但要去反思並不容易,題幹也透過企業為員工貼正面標籤,引導考生從正反面思考。
陳昌明舉例,有考生寫到關於「染頭髮刺青是壞小孩」、「抬便當男生1個人女生2個人」、「原住民較會唱歌喝酒跑步、騎山豬獵飛鼠」等性別、族群刻板印象作為標籤切入,都是透過生命經驗去思考議題,並非背一堆文章就能寫得好,展現素養導向學習的特色。
整體而言,第一大題能確切說明標籤正面與負面作用,敘述完整,表達清晰者,可得A等,對應分數為4或3分;又能以適切事例,完整表達對「標籤」現象的看法,論點明確,詮釋深入,結構嚴謹,文辭暢達者,得相當於19至21分的A+級。
第二大題部分,陳昌明指出,能具體書寫生命中對於縫隙的感思與體悟,結構嚴謹,文辭洗練,情感雋永者,得相當於22至25分的A+級。陳昌明也舉例,考生寫到求學辛苦時把握短暫出遊時間、利用中午及下課時間聯絡友情,以及失戀、失業、失敗、個人生病等經驗,從中得到的啟發也是人生的縫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