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灣原住民17族齊聚 歲時祭儀展暨文物特展台南登場

    舞者穿著17族的服裝共舞,並介紹各族族語。(記者劉婉君攝)

    舞者穿著17族的服裝共舞,並介紹各族族語。(記者劉婉君攝)

    2024/02/04 18:13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農曆春節前夕,《原文物語X典藏織識》台灣原住民族群歲時祭儀暨文物特展,在台南市歸仁文化中心登場,集結全台原住民包括西拉雅族在內的17族,帶民眾了解原住民不是只有豐年祭,有別於漢人對「年」的定義,各族群歲時祭儀之間的差異與文化之美。

    《原文物語X典藏織識》特展由台南市原民會與歸仁文化中心共同規劃,以「慶豐收」為主軸,從「在地」、「共榮」、「豐收」及「歡慶」4個概念出發,內容集結台灣原住民17族的頭帽佩飾、族服織品、文物器具、圖紋物質,呈現各族群在「歲時祭儀」、「美學文化」與「新年節慶」的差異,也為臺南400注入原文風采。

    特展今(4)日在台南市原民會主任委員白惠蘭 Salau Kaljimuran、市議員Ingay Tali穎艾達利、郭鴻儀、陳皇宇等人揭幕下展開,現場還有舞者穿著17族的服裝一同歌舞,介紹各族的族語。

    白惠蘭表示,台灣原民文化相當豐富,並非只有豐年祭,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感恩豐收祭典,例如12月至隔年2月有泰雅族的播種祭,4月有魯凱族茂林部落的祈雨祭,鄒族的小米收穫祭則在7月至8月舉行(實際舉行期程,依各該部落公布為主),展覽說明17個原住民族群歲時祭儀文化之間的差異與意義,希望引領觀眾對主題可以作更深入思考與探討。

    展期自今天起至3月17日展出,期間也與國立台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聽障服務中心及民間聽障協會合作,規劃多場次專業手語翻譯員現場同步手語導覽,3月並將推出手作課程,帶領民眾學習製作傳統弓織,從竹器織具製作到織作方法,從實作中體驗原住民族工藝文化。

    台灣原住民族群歲時祭儀暨文物特展在歸仁文化中心開幕,展出至3月17日止。(記者劉婉君攝)

    台灣原住民族群歲時祭儀暨文物特展在歸仁文化中心開幕,展出至3月17日止。(記者劉婉君攝)

    舞者穿著17族的服裝共舞,並介紹各族族語。(記者劉婉君攝)

    舞者穿著17族的服裝共舞,並介紹各族族語。(記者劉婉君攝)

    台灣原住民族群歲時祭儀暨文物特展,集結包含西拉雅族在內的17族一同展出。(記者劉婉君攝)

    台灣原住民族群歲時祭儀暨文物特展,集結包含西拉雅族在內的17族一同展出。(記者劉婉君攝)

    台灣原住民族群歲時祭儀暨文物特展,集結包含西拉雅族在內的17族一同展出。(記者劉婉君攝)

    台灣原住民族群歲時祭儀暨文物特展,集結包含西拉雅族在內的17族一同展出。(記者劉婉君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