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25所高中開設原住民族教育課程 教育部補助各校10萬

屏東潮州高中在課程進行時,邀請原民籍同學介紹族服中所代表的意涵。(教育部提供)

屏東潮州高中在課程進行時,邀請原民籍同學介紹族服中所代表的意涵。(教育部提供)

2024/01/21 09:30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教育部國教署推動「高中校訂課程開設原住民族教育課程計畫」,每年補助每校10萬元,教育部國教署組長孫旻儀說明,本學期(112學年第1學期)已有25校申請並持續增加中,愈來愈多學校重視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的開發,並積極在校園推廣「全民原教」概念,引導學生在校訂課程中延伸學習認識原住民族的歷史文化和當代議題。

孫旻儀以台南一中為例,在全民國防教育的彈性學習微課程中,以原住民族為核心,建構3個學科的原住民族課程,以公民觀為點、科學觀為線、全民國防為面,課程還以模擬公聽會、專題演講及分組來討論原住民族的文化與權利、原住民族與科學及原住民族與領土,讓學生對土地有更深的認識,以達全民國防的理念。

國立花蓮高農則由太魯閣族籍的國語文教師,在課堂介紹台灣原住民文學中的詩和散文導讀,與國語文教學相互融合,其中以泰雅族李松永創作的菜區之歌,表達作者在當時所處的社會困境生活中如何自處的詩歌,將母語創作融入其中,以母語為主,漢字為輔譯的方式,讓課堂的學生對母語的從說到唱,從漢字至母語的交織,發現語言和文字的力量。

屏東潮州高中在微課程中發展以原住民族為主題的「原潮來襲」課程,以原住民族議題主題式課程進行,透過認知理解、批判思考、同理與尊重等方式,培養學生興趣和志向之養成,同時邀請原民籍同學帶著自己的族服,介紹族服中所代表的意涵,分享族服背後的故事與對自己的意義。

孫旻儀表示,透過課程計畫推動,聚集在課程方面有相同理念以及想要實踐「全民原教」精神,或落實社會轉型正義課程設計的學校及師長一同參與,共同強化學生對於原住民族文化知能並培養文化敏感度,促進多元文化進步的社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