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校安問題教育部只討論安全檢查 全教會批頭痛醫頭提3建議

全教會今天召開記者會,針對校安事件教育部的後續處理表態。(記者楊綿傑攝)

全教會今天召開記者會,針對校安事件教育部的後續處理表態。(記者楊綿傑攝)

2024/01/17 16:14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新北學生遭割頸案件之後,引發各界關注校園安全問題,教育部後續邀集相關團體後,強調將建立校園安全檢查機制,並邀相關團體組成工作小組研擬指引,不過全國教師會今天批評此是頭痛醫頭,將退出會議,並強調校安問題有複雜原因應全盤檢討,並強化家長責任、提供系統性完整支持才是正辦。

新北國中生遭校園內其他學生持刀割頸不治身亡,校園安全問題浮上檯面,各界要求檢討,而教育部也迅速邀教育團體商討,最後提出將建立校園安全檢查機制,並分為「例行抽查」及「緊急檢查」,並增置中小學學務及校安人員、建立各縣市「高關懷學生個案輔導員機制」等。

對於教育部目前正針對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召開諮詢會議研擬相關指引,不過全教會理事長侯俊良認為,校安事件層出不窮,背後有其複雜原因,必須要全盤檢討才能奏效,而教育部目前做法,仍持續朝強化校園責任方向研議,讓學校同仁們感到失望。

侯俊良分析,以新北攻擊事件為例,根本原因是家庭教育式微,家長管教責任不彰,教師缺乏有效輔導管教措施,學校也沒有適足人員處理校園緊急狀況,不去嚴肅面對學校困境,而將重點擺在簡化校園安全檢查機制與作業流程,流於治標,無助讓師生家長免於恐懼。

侯俊良指出,目前學校面臨學生輔導管教問題,受制於注意事項,對嚴重偏差行為學生而言,教師一籌莫展,甚至可能成入罪陷阱,遭提告強制、傷害等,因此必須全面盤點注意事項,僅處理校園安全檢查之中抽查類型及程序等內容,不足以解決學校管教困境。

全教會副理事長張瓊方則認為,教育部還在著重程序處理,但學生若真有攻擊行為不一定只會用違禁品,就有學生曾以筆攻擊老師,且也曾有學務主任阻止學生攻擊卻被告上法院,教育部官員與學者們做在冷氣房討論是不符合現況,應該實地到中小學當1個月導師。

民眾黨不分區立委當選人黃珊珊提到,校園悲劇教育部只聚焦在彈簧刀攜帶問題,卻不檢討孩子偏差行為成因、相關輔導管教方案等,應該建立縝密親師教育環境,包括學習上、生活上、品格上都可以一起合作。

針對退出會議,全教會也提出3點建議,呼籲新國會監督教育部進行,首先是應全面盤點注意事項的內容,擬出明確、可行內容,並給學校充足資源,以利教師有效進行學生輔導管教;而校安檢查機制應從注意事項移除,另訂校園安全檢查注意事項,明確權責、提供資源;另也應研修相關法規,針對難管教學生課予家長管教義務。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