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灣攝影家系列叢書 追憶黃則修、潘小俠、陳順築

2023/12/08 00:30

〔中央社〕台灣攝影家長期關注台灣這片土地,包括黃則修、潘小俠、陳順築等人,均留下珍貴的影像紀錄與感動瞬間,近期收錄在「台灣攝影家」系列叢書之中,今天舉行新書發表會。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表示,攝影是建構台灣藝術史重要的一部分,藉由影像紀錄,可以看見當時社會的人文及自然,同時也記錄了整個台灣的社會脈絡,可以說攝影家為台灣土地記錄下思想與真實。建構台灣藝術史是與時間賽跑的工作,文化部會持續支持「台灣攝影家」系列叢書,加緊腳步透過論述及整理,將珍貴的藝術作品,留存給下一代。

「台灣攝影家」系列叢書自2016年以來陸續編印出版,至今已完成7輯共30冊。今年以黃則修(1930-2014)、潘小俠(1954-2023)、陳順築(1963-2014)為傳主,透過論述書寫、對話訪談、年表彙整與作品呈現等多種撰述方式,探討他們摸索並拓展自身影像語彙的歷程,及其創作精神與美學概念。

根據文化部新聞稿,黃則修多年來從事媒體採訪與教育工作,長期不間斷以影像呈現對古蹟民俗、信仰文化、環境變遷議題的關懷視角,透過一幀幀的影像創作,抒發個人對時代與地方景色的記憶與情感。

潘小俠長期記錄蘭嶼的樣貌,報社工作期間記錄了台灣1980年代激烈的社會變動,並系統性著手進行政治受難者、原住民主題,以及台灣文學家與藝術家等影像紀實工作,表現出攝影之於社會角落顯影、時代變遷、公義人權實踐的價值。

陳順築是台灣攝影裝置藝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作品以家族與記憶的主題來反映個人獨特的心境與觀點,呈現攝影作為藝術創作媒材的獨特性,觸發觀者的想像空間。

「潘小俠」專書研究主編鍾宜杰提到,專書籌備前期,潘小俠均親身參與,但他不幸在今年7月時離世,說明攝影家的作品研究與立傳對建構台灣攝影史而言刻不容緩。(編輯:陳彥鈞)1121208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