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今晨琉球海溝6.2地震 學者示警:10年內留意規模8海溝型地震

今(24日)上午7時05分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規模6.2極淺層地震。(圖擷取自中央氣象署)

今(24日)上午7時05分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規模6.2極淺層地震。(圖擷取自中央氣象署)

2023/10/24 15:15

〔記者陳心瑜/台北報導〕台灣東部外海今天(24日)上午7點05分發生規模6.2的極淺層地震,全台有感,中央氣象署指出震源在沖繩海槽。沖繩海槽也就是菲律賓海板塊向西北方擠壓歐亞板塊,導致琉球海溝後方岩石圈擴展而形成的弧後盆地。氣象署提醒5天內不排除有規模5.5至6.0地震發生,有學者更示警10年內東部外海恐發生規模8以上海溝型地震,留意防災。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認為,不僅5天內會有規模6餘震,10年內東部外海很有可能發生海溝型地震,也就是菲律賓海板塊「斜斜」隱沒歐亞大陸板塊處,順著海溝的斷層之間恐發生規模8以上地震,台灣陸地上的斷層相較之下宛如「小兒科」,但海溝的斷層卻可以繞地球很多圈。

李錫堤指出,一旦發生海溝型大地震,東半部花蓮等地因靠近震央,預估震度可能達6強以上,且台北盆地因地形構造,加上大台北地區多是老舊建築,也要防範倒塌災情。

李錫堤表示,日本近年大規模地震,都屬海溝型地震,像是東日本大地震也是海溝型地震,西半部也可能會有陸上斷層錯動,一旦發生地震,規模可達7或以上,西部斷層錯動,以過去3百年統計,每百年都會發生2至4次,若以1999年的規模7.4九二一大地震計算,本世紀還可能再發生1至3次。

李錫堤提醒,建物也要遵循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加嚴的建築設計規則的耐震設計規範、民眾的防災意識、居住地點的選擇、土地開發商選址應避開活動斷層以及地質敏感區。經濟部地調所都有公開資訊可供查詢。

中央氣象署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則認為,台灣東部本來就地震頻仍,學者在東部外海海溝發生地震後,都會提醒民眾注意此現象,地震中心尊重學者的研究,但是目前的地震預測技術沒有辦法說明何時、何地會有多大規模的地震,因此現在仍無法評論。要提醒平時做好地震的災害防範,包括建物或者平常的防震作為都要注意,東部外海海溝地震對東部和台灣本島的影響確實不容小覷,也值得花更多心力研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