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快速變動環境下人才 未來大學推具方向性跨域探索
台大推動未來大學計畫,今舉辦首場論壇。(記者楊綿傑攝)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未來的人才應該是甚麼樣?台大在教育部支持下推動未來大學,今舉辦首場論壇,台大副校長丁詩同分享,學校透過課程改革、制度等多面向打造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場域,助學生更容易進行有方向地跨領域探索,培育在快速變動環境中的領導人才。
台大於2019年啟動未來大學計畫,日前正式成立未來大學計畫辦公室,透過政府資源挹注,向國內各大學推廣未來大學的理念,有助於高教體系有效培育未來社會所需人才,因此今天的論壇也邀請國內學校、新加坡理工大學學者參與。
丁詩同指出,不只台灣國內、世界也都很關心人才培育的問題,今年已陸續參與包括台日、台德等高教論壇,內容都談到未來大學的推動、雙語教學、國際連結、創新人才的培育等,都努力在思考未來台灣高教往哪走,包括學校的職責、制度、教學內容 評鑑與產出的連結等。
丁詩同提到,未來大學從開始時的推動是由下而上的,包括學生、老師、校友等一起做了很多討論,人才培育要做的方向,結論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未來大學,也就是以人為中心。重點在於學習者要站在主導地位,思考興趣在哪?要培養甚麼能力?如何扣合未來職涯等,學校提供一個環境、制度協助連結。
丁詩同說明,台大從課程改革開始,到領域專長設立,透過4至6個不同課程,結合成一個區塊的模組化學習,跨系所院都可以組合出來,讓學生在學習時,是有方向性、有目的的探索,對整體跨領域學習成為一種助力,也在行政上能以最低耗費達到最好的效果,如學校已在積極推動的院學士、校學士等。
台大教務長王泓仁則表示,未來大學不只是一個口號,實質內涵在於,如何準備學生應付將來快速變遷的時代,而且要作為領導人帶領社會前進。變動包括科技如AI、量子電腦;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全球公衛事件;氣候變遷全球暖化議題等。
王泓仁指出,30年前知識的半衰期大概20年,但現在縮短到了5年,現在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可能在畢業沒多久後就不夠用了,所以要如何訓練下一個世代?除了跨領域知識、終身學習能力、團隊合作等,應該還有很多可以努力的方向。
王泓仁提到,關於未來大學的思考,台灣很多學校都在進行,而在教育部支持下,台大日前已成立未來大學辦公室,將持續推動相關合作,透過論壇、工作坊與國內夥伴學校、國外專家互相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