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物種適應都會生活 我學者研究「城市白鼻心」登國際期刊
台灣學者研究「城市白鼻心」,探討其如何在高度都市化的地區內生活繁衍與面臨困境,獲選《野生動物管理期刊》今年9月封面故事。此為台大校園內的白鼻心。(莊博鈞提供)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前陣子台大校園發生白鼻心遭流浪狗咬死事件,引爆兩派團體激烈論戰,事實上,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等學者早已發現,白鼻心多年來已適應城市生活,在工廠、住家等天花板、地下室偷偷繁衍,並評估棲息環境與生存威脅,被國際期刊《野生動物管理期刊》獲選封面故事,也讓「城市藍綠帶」的野生動物管理經營成關注焦點。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1日)邀請學者發表最新研究。由台師大生科系教授林思民、台大昆蟲系副教授曾惠芸、台中市野保學會博士林文隆等共同研究白鼻心,運用野生動物救傷中心的紀錄,評估城市中白鼻心面臨的威脅、繁殖時間與棲息環境的特徵。
林思民指出,研究顯示,白鼻心在高度城市化地區也有生活與繁殖能力,逾半數繁殖地點,位在90%都是建築物覆蓋的市區環境,其中有21個白鼻心的窩位在人口稠密行政區(每平方公里逾4千人),包含工廠、地下室等都有蹤跡,「城市白鼻心」在大學校園、台北、台中都會區等皆有發現。
曾惠芸說,白鼻心又名果子狸,夜行性,取食野果、鼠類、鳥蛋等,在市區被通報案例越來越多,是本土物種適應都會生活的案例;由林文隆研究統計,2010年到2021年救援或死亡個案,城市白鼻心在夏季比冬季活躍,半數記錄在7到10月發現幼體白鼻心,推估主要繁衍季是春季,夏秋才獨立離巢。
而城市白鼻心的生存威脅,曾惠芸指出,犬隻攻擊和車禍的發生率是其他風險的2到3倍。林思民說,即使有救援通報,目前犬殺跟車禍的致死率仍高達100%,成年白鼻心在地面移動慢,遭犬隻追擊,電光石火1分鐘內就被咬死。
林思民說,去年全球生物多樣性公約會議訂定的昆明—蒙特婁生物多樣性框架,明訂各國應加強並注重城市藍帶(水體)綠帶(草木)的生態效能,其中的野生動物也是都市生態系一環,是該城市永續指標,如何管理經營,未來尚待更多研究。
而近期流浪狗咬死白鼻心爭議;林思民認為,國外對流浪貓犬多採撲殺(澳洲、紐西蘭),或禁止家寵跑到外面野化,台灣則是貓狗多又無處置,是政治問題待智慧解決。曾惠芸認為,流浪犬貓在野外被學界定調為「入侵種」,不是原生動物,不能當作正常物競天擇處理,此觀念需要大家接受。
台灣研究團隊追蹤城市內的白鼻心族群,如台灣大學校園,就有野生白鼻心與其小孩共同生活。(林品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