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今升格農業部!學者張宏浩:有利台灣農產品國際談判
農委會今升格為農業部,對於近期將展開的多項農業貿易談判,學者認為雙邊貿易談判對台灣是利多。(資料照)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等了35年,農委會於今(1日)升格為農業部並正式揭牌,學者表示,農業政策需要跟其他部會競合跟協調,隨著農業部成立,和其他部會協調政策時,將可更有話語權並取得更好的結果,且隨著農業部近年讓農業和不同領域結合,如發展自然碳匯等ESG,讓科技業與金融業都主動擁抱農業。
農委會今正式升格為農業部,首屆農業部長由原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接任,農業部升格後,員額將從4700人擴編至5300人,將新設資源永續利用司、動物保護司,林務局升格為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水保局則升格為水土保持及農村發展署,另我國積極加入CPTPP,也展開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第2階段包含農業等在內的談判。台大農經系主任張宏浩表示,國際化是既定事實,全球貿易談判目前都以雙邊談判、三邊談判等為主流,而非是過去的多邊談判。
張宏浩進一步指出,因台灣並非農產品生產大國,現今國際貿易的雙邊、多邊談判對台灣來說更有利,主因是過去多邊談判(加入多國的國際貿易組織,如WTO等),必須跟每一個會員國談,台灣若要加入,就國際現實來說難度較高,現在若是雙邊或三邊談判,因台灣農產品生產量體不大,可專注於談判對台灣有利的農產品項,「這對台灣農產品貿易來說是轉機,也更有利。」
張宏浩表示,農業各領域人士對農業部升格已等候許久,未來更多如和能源競合的政策可更好跟經濟部等部會協調,也認為現在農業結合各領域如淨零減排等,讓許多產業都主動接觸農業,像是許多金控產業、航空業都主動認養森林,台積電也認購大量綠能等,讓農業未來發展更可期待與樂觀。
至於農業近年面臨缺工問題,張宏浩表示,缺工並非農業專利,服務業面臨的缺工情況更嚴重,他表示為解決短期缺工問題,之前農業部於農委會時期就規劃「農業人力調度平台」,另外也推農機自動化等,而要解決長期結構性等問題,則是擴大引進農業外勞,不過隨著AI等發展,包含智慧農業如田邊感測器等建置,可減少巡田水等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