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改場研發物理防治新技術 擋害蟲又少用藥
桃改場研發用於設施網室之「高緻密度防蟲門」。(農委會提供)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黃條葉蚤是在設施蔬菜常見的害蟲,水蜜桃作物常見的害蟲則是吸果夜蛾,農委會桃園農改場針對設施蔬菜、水蜜桃分別開發「高緻密度防蟲門」、「旋轉式避蛾燈」,透過物理防治技術減少害蟲危害,更能友善環境。
桃園場指出,蟲害物理防治是利用害蟲受光、熱或顏色等吸引或驅避之反應,誘捕及驅趕害蟲,降低其對作物之危害。其中,設計用於網室之「高緻密度防蟲門」,可強化網室門的密合度,減少害蟲侵入,設施網室加裝防蟲門,可將黃條葉蚤平均蟲數從22.2隻降至6.3隻,平均危害株率由61.3%降至19%。
桃改場進一步表示,吸果夜蛾於夜間自森林飛入果園刺吸成熟水蜜桃果實,受害率可達20%-30%,果實套袋及化學藥劑皆無法有效防治吸果夜蛾,旋轉式避蛾燈利用特殊波長黃光的光源對危害果實成熟期之吸果夜蛾具有驅避效果,可有效避免夜蛾入侵果園,危害率從25.1%降到5.2%,0.5公頃的水蜜桃果園運用此技術,3年效益可達176萬元,除可用在水蜜桃外,也能用在芭樂、奇異果等果樹。
桃改場也針對設施菜園、水稻、花卉等作物研發「吸入式捕蟲燈」利用昆蟲對特殊波長光源具有趨光特性,每0.1公頃設置1-2盞捕蟲燈,於夜間點燈搭配吸入式風扇將害蟲誘集於網袋中,有效捕殺田間趨光性害蟲如竹捲葉蛾、甜菜夜蛾、青銅金龜等,降低化學農藥防治次數,該技術使用的場域已超顧200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