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看見G07考古發掘」展 一覽4千年前訊塘埔文化遺產

「看見G07考古發掘」展,以圖片、文字方式介紹有4千年歷史的訊塘埔文化遺留、清代鐵道遺構。(記者謝武雄攝)

「看見G07考古發掘」展,以圖片、文字方式介紹有4千年歷史的訊塘埔文化遺留、清代鐵道遺構。(記者謝武雄攝)

2023/06/01 20:05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桃園捷運綠線G7站(桃園火車站)工程施工時發現清代鐵道遺構等文化古蹟,市府捷運工程局在軌道願景館舉行為期三個月的「看見G07考古發掘」教育特展,今舉行開幕茶會,特展以文字、圖片方式,娓娓說出現場挖出4000年前訊塘埔文化遺留、清代及日治鐵道遺構、日治時期磚砌便所等成果。

開幕茶會於下午3點舉行,副市長蘇俊賓頒發文資種籽聘書給志工,感謝志工們對於文化資產的付出與努力;蘇俊賓說,為期三個月的特展,志工於每日下午2點帶著參觀者進行導覽,讓參觀者瞭解綠線捷運G07車站考古發掘成果。

蘇俊賓說,桃園車站屬全台灣少數五代同堂的車站,自清代劉銘傳時期興建桃仔園停車場,到現在使用中的桃園火車站臨時站,歷經五次蛻變,尤其是出土劉銘傳鐵道,為多年來首次出土清代鐵道遺留極為珍貴;其次是塘埔文化出土的相關文物,將桃園在地的歷史發展軸線一下子往前拉到4000多年前,也期待未來捷運工程能與文化資產的共存舆共好。

捷工局長劉慶豐說,捷運綠線G07站工程施工中發現的文化遺產,已列冊為考古遺址,考古教育特展特別輸出大型考古挖掘照片與館內原本展示的桃園驛模型相互對照,期待能夠讓更多民眾了解桃園在地歷史文化遺留。

劉慶豐說,捷運工程局正積極辦理桃園在地公民教育、學術討論,針對G7站成立設計委員會,就車站設計及保存活化等進行充分討論,將文化資產妥善保存,透過建築設計活化再利用,才能使古今脈絡相連。

「看見G07考古發掘」展,以圖片、文字方式介紹有4千年歷史的訊塘埔文化遺留、清代鐵道遺構。(記者謝武雄攝)

「看見G07考古發掘」展,以圖片、文字方式介紹有4千年歷史的訊塘埔文化遺留、清代鐵道遺構。(記者謝武雄攝)

捷運工程舉辦「看見G07考古發掘」展。(記者謝武雄攝)

捷運工程舉辦「看見G07考古發掘」展。(記者謝武雄攝)

「看見G07考古發掘」展。(記者謝武雄攝)

「看見G07考古發掘」展。(記者謝武雄攝)

「看見G07考古發掘」展,是以圖片、文字方式介紹有4千年歷的訊塘埔文化遺留、清代鐵道遺構。(記者謝武雄攝)

「看見G07考古發掘」展,是以圖片、文字方式介紹有4千年歷的訊塘埔文化遺留、清代鐵道遺構。(記者謝武雄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