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醫界質疑健保總額縮水 衛福部一次澄清2大爭點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解釋醫界對於健保總額計算方式的質疑。(資料照)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解釋醫界對於健保總額計算方式的質疑。(資料照)

    2023/05/19 06:08

    首次上稿 05-18 23:28
    更新時間 05-19 06:08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醫界近日不滿健保總額公式的「醫療服務成本指數改變率(MCPI)」計算方式改變,認為遭砍150億元,也質疑行政院點頭明年成長率4%以上的說法,畢竟過往本來多是超過4%。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解釋,以往成長率多貼近高推估值,而高推估值計算方式與MCPI較無關,同時現在總額已超過8千億元,與昔日5千億元相比,即使都是成長4%,實質上卻已增加逾千億元。

    王必勝說明,健保總額成長率低推估值,考量投保人口結構改變對醫療費用之影響率、醫療服務成本指數改變率(MCPI)及投保人口預估成長率合併計算;高推估則含低推估值及各項新藥、家醫計畫等政策目標協商因素,並不受低推估值連動。

    醫界不滿明年總額計算MCPI方式改變,過去都是按照前2年的數值,但今年新公式卻改用4年平均值,而因疫情期間有時候MCPI是負數,加加減減變成僅1.059%,與過往的2.952%,中間的差額就是150億元。

    衛福部社會保險司長商東福指出,過去採用主計總處公告數值落後2年,無法準確反映當下實際狀況。以2020至2023年為例,介於-0.228%至2.181%,波動大且不乏負值,醫療服務提供者建議改善,去年積極研議,專家諮詢會議與會者認為,4年平均較符合原指標波動趨勢,今年3月健保總額範圍草案擬訂方向會議的與會代表含醫界,也多數同意。

    王必勝強調是醫療服務提供者要求修改,過程都有醫界、付費者代表、專家全程參與,無明顯反對意見。

    王必勝指出,每年實際健保總額成長率,以2019至2023年介於3.32%至5.237%%來說,均較接近高推估值4.4%至5.5%,也就是說與MCPI相關性較低。

    王必勝強調,考慮到CPI(消費物價)、Cancer(癌症新藥)、COVID-19(新冠疫情)等「3C」因素,已獲行政院支持明年健保總額成長率4%以上;若以4%估算,相較今年成長幅度不但沒有砍掉150億元,應該再增60億元以上。

    不過,醫界再度質疑,若按照新公式,今年健保總額高推估值最多恐只能成長4%,但往年高推估的成長率,大概都是在4%至5.5%之間,從沒有低於4%,直言炸鍋原因是政府既然說醫療重要,世界衛生組織也呼籲各國在疫情後應該增加對醫療的投資,但不但沒有增加,還反向用新公式讓健保總額成長率高推估值不超過4%。

    然而,王必勝解釋,總額現已成長到超過8000億元,若與過去5000億元相比,都用4%計算,實質就增加已逾百億元;而醫界憂心新冠醫療回歸健保總額,會稀釋醫療點值影響收入,若病人數太多也會另用公務預算補足。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