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提煉生長劑助水稻有效分蘗增34% 提早「灌漿」抗極端氣候
屏科大的田間實證,吸引屏東不少稻農到場觀摩,希望能提升產量。(記者陳彥廷攝)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國立屏東科技大約農園生產系副教授趙雲洋與民間公司合作,進行研究「植物生長劑對水稻生長與產量之影響研究暨水稻支支出穗裁培技術」,發現以自然植物所提煉出的生長劑,對稻米有效分蘗可提高34%,尤其提早「灌漿」特性,有助稻米對抗近年缺水或過雨的極端氣候,也能減少化肥用量,更為友善環境。
水稻慣行農法若施用過多化肥與農藥,長期下來易影響栽培環境,而農藥破壞田間生態系,肥料亦可能使水稻病害更加嚴重,像氮肥若過量就易致倒伏,趙雲洋與全盈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進行研究專用於水稻的生長劑,使用後整叢稻株的抽穗期更為一致,不僅罕見,也實質提升水稻產量。
趙雲洋說,一般慣行農法整叢稻株難以全植株皆為有效分蘗並結穗,剩下無效分蘗耗用植株養份,但他們實驗使用此生長劑後,發現水稻植株更強健,又誘發水稻支支出穗,最後發現可提高34%的有效分蘗數,不同分蘗齊出穗與降低未成熟粒等優勢,進而提高產量。
趙雲洋說,他們利用水稻友善農法,找出生長期間的關鍵時刻,比如在插秧初期調節水田水位抑制水田雜草,再以微生物製劑與精油進行病蟲害防治,而生長劑則分別施於水稻分蘗盛期、曬田復水時期及幼穗分化期等3時期,驗證能有益環境健康還可提升產量和產值。
全盈生技總經理謝宏政則表示,除了量提升,質的部分也可增進,因為提前出穗讓稻能有更多時間讓米漿熟成,食米口感大忌中的「心腹白」就能幾乎排除,提升食味值,而像近年氣候更加極端,若是今年的乾旱,就擁有更多灌漿時間而不致出現半滿或是空包彈,若多雨時也因提早灌漿而不再須要提早搶割,目前契作戶所耕作的高雄145號與台南11號等水稻品種上,皆可達到支支抽穗的地步。
屏科大則讚是「新台灣農業之光誕生」,校長張金龍表示,這次實驗的植物生長劑從兩組田間實驗的成果就能發現顯著差異,有助於提升產量與品質,新技術讓台灣朝向「淨零永續、生態保育、暖心農村」的目標持續邁進。
來自新園鄉種有20甲稻田的農民謝文生指出,事前就有聽聞產量會增加,而來到現場確實直接看到更加結實累累的水稻,加上價格每分每期僅要300元,非常有興趣使用。
純天然提取的生長劑能使水稻有效分蘗大增,成為稻穗結實累累、產量增加的關鍵。(記者陳彥廷攝)
純天然提取的生長劑能使水稻有效分蘗大增,成為稻穗結實累累、產量增加的關鍵。(記者陳彥廷攝)
屏科大副教授趙雲洋透過研究,發現水稻能支支出穗。(記者陳彥廷攝)
全盈生技總經理謝宏政與許多農戶進行契作,一分農地一期的使用量僅須約三百元。(記者陳彥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