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肉粽大和解 6/10台南美術館大榕樹下見

苗栗客家粄粽。(圖由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提供)

苗栗客家粄粽。(圖由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提供)

2023/05/10 16:29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台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將於6月10日推出今年首波「台南限定-客家人×客家美食×客家故事」,在南市美術館1館榕樹中庭,品嚐客家與原住民風味的特色粽及料理,邀請作家吳錦發與小農餐桌創辦人目尼·杜達利茂,分享如何透過文字和食材認識「家鄉」這塊土地。

台南客委會表示,去年首次與客家創業者合作,推出結合故事、音樂、詩與料理藝術的美食饗宴,引起熱烈迴響,今年配合端午節、中秋節及冬至等3大節慶,分別以「肉粽大和解-嚐盡南北四海粽」、「懷念家鄉菜-馬來西亞客家美食」、「嘴圓圓吃粄圓-客家湯圓好滋味」為主題推出系列活動,以食會「客」,分享海內外客家及不同族群的故事,展現台南多元族群與豐富文化底蘊。

6月10日首場美食講座「肉粽大和解」,風味美食有前菜 客家桔醬凱薩沙拉,主餐有迷你粽以及樹豆豬腳湯、愛玉、紅藜茶,讓民眾一次同時品嚐苗栗的「客家粄粽」、新竹內灣的「野薑花粽」以及屏東排灣族的原住民「小米粽」,並跟著說書人吳錦發和目尼·杜達利茂,探索不同族群的飲食文化,從中認識其魅力所在。

南市客委會表示,「飲食」是接觸與認識一個族群文化最簡單直接方式,客家族群是一個勞動的族群,透過食物的鹹香油補足流失的體力,而台南食物偏甜也是因為文化上的關係,台南是台灣最早發展的城市,蔗糖取之不易,所以把最珍貴的糖加入食物提升風味,也就成了一種地位的象徵,希望透過食物讓大家有機會認識食物背後所代表的歷史文化,非常有意義。

活動即日起受理報名,報名費399元,名額有限,報名手刀要快。活動請上網查詢。

原住民小米粽。(圖由小農餐桌提供)

原住民小米粽。(圖由小農餐桌提供)

新竹內灣的「野薑花粽」。(圖由台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提供)

新竹內灣的「野薑花粽」。(圖由台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