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全球化、數位化是挑戰也是轉機 台大新聞所辦論壇探討「地方新聞」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今舉辦「全球化、地方新聞與永續發展論壇」,邀請專家討分享台灣的地方新聞現況、問題及挑戰等議題。(記者楊綿傑攝)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今舉辦「全球化、地方新聞與永續發展論壇」,邀請專家討分享台灣的地方新聞現況、問題及挑戰等議題。(記者楊綿傑攝)

2023/04/21 22:58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全球化、數位化浪潮下,相較於全國性新聞,地方性新聞發展受到挑戰,不過這同時也是一種契機,業界專家就指出,地方新聞其實是塑造品牌與養成人才的極佳管道,也容易帶給人感動,透過結合網路、社群媒體的平台力推,能有效提高露出。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今舉辦「全球化、地方新聞與永續發展論壇」,邀請中嘉寬頻北健總經理許巧妮、台數科新聞部副總經理周旭毅、本報生活中心主任劉力仁等,分享台灣的地方新聞現況、問題及挑戰等議題。

許巧妮率先就不同種類媒體地方記者的屬性進行分析,她指出,以平面、網路媒體的地方記者來說,即時性強、地方性薄弱、分線較細;而衛星電視新聞台的駐地則取材較時事、快節奏,通常為議題採訪;有線電視系統台的部分,注重放慢採訪節奏,深入瞭解新聞事件始末及背景,因此與地方互動性較強。

許巧妮以企業到地方捐復康巴士、地方交通建設通車等新聞舉例,全國性記者常以政治議題為報導內容,詢問到場官員包括參選、政府人事等議題,但地方記者就會關心對地方影響。又如美女里長協助地方分局宣導春安,地方記者注重春安議題,但全國性記者切入的角度是網民的美女里長看法。

周旭毅則點出偏鄉區域地方新聞發展現況,包括媒體地方版面縮減,人力也縮減;且全國台因收視率考量,腥羶色題材、三器新聞多、政治立場鮮明、原發性地方新聞提材創作喪失;自媒體的興起卻突顯缺乏專業性,真實性也堪慮;不過這也讓有線電視系統台製播地方新聞風氣興起。

周旭毅認為,做為系統業者,希望地方新聞的特色在於市場區隔,全國台做的就不做,也透過議題導向,關心地方的大小事,並融入在地生活,不報導負面新聞,並持續深蹲在地,長期紀錄在地影音及人文風情。當然也注重公民參與,讓地方大小事有機會曝光、有發聲管道,呈現各方觀點,對於地方題材持續且長期追蹤。

劉力仁則說明平面媒體在地方新聞的困境,包括面臨人力縮減、版面縮減、組織裁併等情況,且在數位化挑戰下,不只傳統紙本作業方式要維持,過去只拍照也必須進化到拍影音,且在追求即時情況下有速度恐難以深入,一旦路線範圍大也會更難深耕。而依據瞭解,自由時報還算是地方記者配置最完整的,目前仍有95位地方記者在運作。

劉力仁提到,地方新聞的優點在於,雖然看起來是路平燈亮水溝通的小新聞、人物,但是民眾真正關心的事;能夠大量報導地方事也能形成媒體品牌經營,增加民眾對媒體認同;地方更是記者人才訓練的好地方,會成為年輕記者入行很好的起步點。自己是從地方記者開始,地方新聞帶來很大的滿足與回憶,深刻感受到研究地方的事情不一定短期有大影響力,但絕對有其價值。

有鑒於過去討論新聞傳播很少注重地方新聞的議題,業界感嘆如今終於有人重視,也認為應該持續重視,在面對數位轉型之下,媒體不只可以透過新聞網站露出地方新聞,還可以透過FB粉專、YT、Podcast,甚至異業結盟等方式,從各種管道提高地方新聞能見度,藉由網路傳播得更廣更遠。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