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委弄不清WTO機制 瞎指農委會無作為
依WTO相關規範,會員間若有貿易糾紛,要先尋求雙邊管道解決,才會再於相關委員會提出特定貿易關切;若仍無法獲解決,才能依程序再訴諸爭端解決機制仲裁來提告;對中國不合國際貿易規範禁我國農產品,我方於2021年迄今已5度提出特定貿易關切。(路透社)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指農委會對中國禁台灣農產品於WTO無作為,也沒提告,農委會指出依WTO相關規範,會員間若有貿易糾紛,要先尋求雙邊管道解決,才會再於相關委員會提出特定貿易關切;若仍無法獲解決,才能依程序再訴諸爭端解決機制仲裁來提告;而我方於2021年迄今已5度提出特定貿易關切。
中國自2021年3月起陸續以不符合國際慣例與科學原則的理由,暫停我國鳳梨、釋迦等多項農漁產品進口,中國在2019年11月提出要求各國輸中食品企業必須註冊的相關規定草案,農委會表示,政府在透過兩岸管道未能獲得中方善意回應後,已依照WTO相關程序,分別於2021年11月至2023年3月共5度在「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SPS)委員會會議,以及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共10度在「技術性貿易障礙」(TBT)委員會會議提出特定貿易關切,要求中方與我國進行技術性諮商,並請中國大陸遵守SPS及TBT協定、符合科學原則與透明化規定、提供足夠資訊,以及改正相關措施,卻始終沒有獲得正面回應。
農委會指出,依照WTO相關規範,會員間若有貿易糾紛,都要先尋求雙邊管道解決,之後才會再於相關委員會提出特定貿易關切;如果仍然無法獲解決,再訴諸爭端解決機制仲裁。
農委會表示,針對中國不符合國際慣例與科學原則的措施,我國政府已多次透過雙邊管道及在WTO相關委員會提出特定貿易關切,要求中方改正,未來也將視中方回應,採取必要措施,請外界勿再惡意曲解政府維護我農漁民權益之相關決心與作為。
對於WTO的程序,協助台灣在WTO訴訟的禾同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李柏青曾接受本報訪問表示,我國基於會員權利,要向WTO提出對中國的爭端解決前,須先與中國進行雙邊諮商,若諮商不出解決方案,台灣才得請求成立獨立的爭端解決小組(panel)以裁決爭端。
是否要成立「爭端解決小組」要經WTO爭端解決機構大會(DSB)同意,該大會由全體會員組成,就小組是否成立,WTO的議事設計採取「負面共識決」,也就是說必須要全部會員都反對才能讓「爭端解決小組」無法成立,換言之,只要台灣堅持,WTO便必須成立小組。
若最後台灣、中國此案最終進入議程,WTO秘書處就會選任3位相關領域專家就爭端召開調查庭作調查,爭端解決小組在聆聽各方意見後,依規定須在6至9個月內就中國措施是否違反SPS規定(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協定)等提出報告,我國與中國在60天內決定是否接受報告結果,若雙方都不上訴,報告就會確定。